本社區網暫不接受承租戶申請加入~~更名捷運A+
社區討論版
藥物過敏
發起人 maryy.liu      2010-02-08 11:43:34 IP:163.29.9.***
藥物過敏
(醫療費用一科)
轉載自國泰醫訊95期醫藥百寶箱
藥劑科藥師 陳湘婷
藥物過敏與副作用
藥物過敏與副作用都屬於藥品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但藥物過敏較少發生,跟體質有關。對大多數人安全的藥品,也可能有少數人會過敏;過敏與藥量大小不一定相關,即使是微量也可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很難預測。除了主要成分會引起過敏外,有時添加物也會導致過敏。此外亦存在「交叉過敏」的現象,也就是病人對某一種藥品過敏時,可能也會對同類藥品或另一群結構類似的藥品有過敏反應。藥品副作用多屬可預期的反應,與藥理作用有關。各種副作用有不同的發生率及嚴重性,通常跟用量有關,藥量越大副作用越明顯。
當無法分辨是否發生藥物過敏時,應將用藥後的反應詳細記錄下來,若有皮膚疹可照相存証,交由醫師判讀。每次就醫或服藥後,都要問清楚並保留藥品的名稱,方便日後的追蹤。正確判斷是否藥物過敏是很重要的,若誤將藥品副作用當作是藥物過敏處理,而冒然停用藥品,可能喪失治療的先機。
過敏症狀
一.輕微的過敏症狀:單純只有眼皮腫、嘴唇腫或蕁麻疹(在幾小時內產生、消退)。
二.嚴重的過敏症狀:像史蒂文生症候群(SJS)或毒性表皮壞死症候群(TEN),極少發生,但一旦發生,必須立即告知醫師。一開始有皮膚敏感、怕光、眼結膜癢感或燒灼感,在一至三天內皮膚發癢起紅疹,並且有水泡產生,最終導致皮膚的脫落、潰爛。約有1-35%的死亡率。若儘早發現並停用過敏藥物,可快速控制症狀。在使用抗癲癇藥(阿雷彼阿慶片、癲通錠、樂命達錠、苯巴比特魯錠)、降尿酸藥(痛酸立克)、抗生素(磺胺藥、盤尼西林、頭孢菌素)及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時,需特別注意。
三.最嚴重的過敏症狀:過敏性休克大部份是在用藥後1小時內發生,約有20%是在幾小時後發生。症狀包括蕁麻疹、暈眩感、喉嚨或舌頭腫脹、氣喘、心律不整、休克、甚至死亡。由於針劑引起的反應通常比較劇烈,所以注射前,醫師會先用少量的藥品作測試。在使用盤尼西林、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時,需特別小心觀察。
過敏時的正確處理
一.輕微症狀如皮膚疹,也要小心,考慮先停藥;因為人體在首次接觸過敏原時,產生的過敏反應可能不嚴重,但體內的過敏反應機制已被啟動,如果再次接觸這類藥,過敏反應可能會越演越烈,甚至危及生命。
二.當發生舌頭、嘴唇、喉嚨腫脹,全身性的紅疹,快速惡化症狀如呼吸困難,意識混淆、噁心嘔吐時,需趕緊就醫。
三.當確定是藥物過敏時,一定要將藥名(藥品成份名)記錄下來。就醫時,一定要將自己的過敏情形告知醫療人員,以確保不會再用到這一類的藥品。
現今許多醫院的過敏藥品登錄的情形是醫師看診時會先詢問病人是否有過敏經驗,並記錄在病歷首頁,也會在電腦中加註記,電腦會在醫師開出過敏藥品或交叉過敏藥品時作提示,提醒醫師注意;由於民眾不一定在同一家醫院就診,過敏藥品也可能會有變動,若能將自己的用藥及過敏史紀錄在卡片上,每次就診或到藥局買藥時隨身攜帶並告知醫療人員,將更能保障自己的用藥安全。

回應者:maryy.liu      2010-11-29 08:38:24 IP:163.29.9.***
秋冬來臨 皮癢難耐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8期 (99年11月號)


遠離現代文明病系列(十一)
秋冬來臨 皮癢難耐

秋冬之際天氣乾冷,皮膚癢到受不了,注意保濕、作息規律等都是預防皮膚癢的有效方法。

文/王御風
諮詢/曾興隆(書田診所副院長)

秋冬天氣轉冷,許多人皮膚變得乾燥、敏感,而產生搔癢症狀,尤其是洗完澡,夜裡蓋棉被睡覺時,搔癢情形更加嚴重,全身癢到睡不著,還可能抓到皮破血流。

人體皮膚有皮脂腺,以分泌油脂來保持皮膚滋潤,當秋冬氣溫下降時,皮膚表面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降低,汗液與油脂分泌也會減少,因此使皮膚變乾,一般來說,正常皮膚表面角質層約含有20%的水分,一旦因氣溫影響使皮膚水分減少至10%以下,就變成乾性皮膚。

哪些人容易皮膚癢

近年來乾性皮膚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是因為現代人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室內外溫度、溼度差異太大,使肌膚出現皮脂分泌失調、水分流失而引起皮膚乾燥問題。

許多有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濕疹等都屬於先天乾性皮膚或有過敏體質者,有些人是老年之後才轉成乾性肌膚。冬季癢患者以中、老年人占多數,其他如長期營養不良、生病臥床、或有血液及內分泌疾病的人也容易有皮膚乾燥、發癢的問題。

持續保濕最重要

秋冬來臨,常見的冬季癢、異位性皮膚炎等因氣候變化引發的皮膚病也跟著報到,皮膚缺乏水分及油脂的保護而過於乾燥,就容易出現過敏、紅疹或斑點等情況,角質也容易剝落,皮膚就會失去光澤、彈性,感覺暗沉又粗糙,此時保濕是保養皮膚最重要的步驟,經常塗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或滋養霜,增加覆蓋於皮膚表面的油脂,可減少水分蒸發,將皮膚水分保持在15%到20%之間,才能讓膚質維持在較佳的狀態,也可減少皮膚癢的情形。

洗澡不要洗過頭

很多人覺得在冬天裡洗熱呼呼的熱水澡,非常過癮,尤其皮膚經熱水一燙,好像就不癢了,沖泡熱水澡之所以會讓人覺得不癢,是因為熱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人感覺全身舒暢,降低搔癢感,但洗完後癢的感覺卻更加嚴重,因為熱水會將皮膚表面的水油膜洗掉,洗完後一遇到乾冷空氣,角質就會變得更乾、更硬,皮膚反而更不舒服。

還有人以為皮膚癢是因為洗澡洗不夠乾淨,所以洗澡的時候,特別使用藥皂、或洗淨力較強的清潔用品,拼命又搓又洗,如此不但會把皮膚表面天然保護皮脂層洗掉,還會傷到角質基底層,使角質不正常增生,皮膚會變得更厚、更粗糙、更容易脫屑,乾燥的情形反而更嚴重。

其實,冬天流汗較少,身體不易髒臭,有冬季癢問題的人洗澡次數不能太多,盡量以淋浴代替泡澡,最好少使用肥皂等清潔用品,只需以清水沖洗,如要使用清潔用品,也需選擇中性、溫和的沐浴乳或香皂,千萬不要用有消毒功能的產品。

泡湯過度反而更癢

秋冬也是泡湯旺季,許多冬季癢患者會感覺泡湯有助改善搔癢症狀,其實這是因為高溫的刺激蓋過了癢的感覺,如果泡湯過久,或泡完後沒有擦上保濕用品,反而更癢得難受。

因此建議冬季癢患者最好不要泡湯,如真的很喜歡泡湯就要控制時間,不要泡太久,泡完後立刻塗上乳液,補充流失的油脂,減少水分蒸發。

正常作息是關鍵

脂漏性皮膚炎也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多與天生體質有關,容易在季節交替時惡化,常在頭皮、眉毛、耳後等部分發生落屑與潮紅現象,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冬季頭皮屑變多,及頭皮容易發癢的原因,此時可使用抗屑洗髮精幫助減少頭皮屑,但想要澈底改善脂漏性皮膚炎惱人的問題,還是要從生活作息做起,不熬夜、維持規律的生活。

打破一癢就抓的惡性循環

冬季還有另一個族群皮膚受不了,就是門診人數最多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手肘、膝蓋等彎折部位都會乾癢,而且越抓越癢,長期搔抓皮膚會使色素沉澱,或有苔蘚樣變化,還可能造成感染、引發併發症,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應看醫師、服藥治療,也可塗一些具有止癢效果的預防性藥物,只要一癢就擦藥,代替用手搔抓的習慣,才不會永遠陷入一癢就抓、抓了更癢的惡性循環,而難以治癒。

戴兩層手套 保護手部肌膚

富貴手也是冬季常見的皮膚問題,天生體質使患者手部容易乾裂,天冷的時候,由手掌側邊及指尖開始出現乾燥、脫屑、或角質增厚的狀況,如果碰到水或清潔劑,情況會更加嚴重,嚴重時會形成裂縫,蔓延整個手掌,產生疼痛不適。

要防止富貴手最好在做家事時,先戴一層會吸汗的棉質手套,外面再套一層可防水的塑膠手套,如果只戴一層塑膠手套,容易因為汗水悶在裡面,使症狀加重。做完家事,脫下手套後,要立刻以清水清洗乾淨,再塗上滋潤保養品,就可減少皮膚乾燥、脫屑等狀況。

注意保暖防凍瘡

許多醫師都會提醒民眾,冬天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除了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發作等情形之外,保暖對於皮膚的保護也很重要,因為溫度驟降容易使暴露在衣服外的手指或腳趾等部位,產生紅腫、刺痛等凍瘡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水泡、血泡或組織壞死,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手腳的保暖,出門時最好穿上保暖的襪子及手套,可有效減少凍瘡發生。

===========================================================================
10大守則 讓你不再皮癢癢
===========================================================================
1. 貼身衣物要選擇棉質、寬鬆、透氣的衣料,減少對皮膚摩擦與刺激。
2. 不要吃燥熱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應盡量清淡,多喝水。
3. 如果有使用電暖器,旁邊最好要放一杯水,保持室內濕度。
4. 皮膚搔癢時,可以輕拍或冰敷減輕搔癢感,千萬不要用手搔抓。
5. 洗澡次數不要太多、水溫不可過高,盡量少用清潔用品。
6. 洗澡後要立刻擦上保濕乳液。
7. 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也可使用空氣清淨器,減少灰塵、黴菌等過敏原。
8. 避免接觸芳香劑、樟腦丸、殺蟲劑等刺激性物質。
9. 氣溫驟降時,手腳也要隨時做好保暖工作。
10. 皮膚發癢、發紅嚴重時應立刻求診,勿自行抹藥。
===========================================================================

回應者:maryy.liu      2010-11-29 08:37:01 IP:163.29.9.***
番茄起司沙拉 (2人份)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8期
(99年11月號)






材料

美生菜2葉、番茄1顆、起司1片、巴西利碎少許

調味料

橄欖油1大匙、檸檬汁1大匙、鹽1/8小匙、黑胡椒適量

作法

1.美生菜剪成杓子型,番茄切小丁,起司片切成小塊拌勻。

2.橄欖油和檸檬汁攪拌至發白,將鹽、黑胡椒加入調和味道,即為油醋汁。

3.美生菜放入拌勻的番茄起司,淋上油醋汁,灑上巴西利碎後,即可食用。

貼心小叮嚀

將番茄切成圓片,起司用莫扎瑞拉起司切片做搭配,吃起來又是另一種風味。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223.8 4.2 18.1 13.1



回應者:maryy.liu      2010-11-29 08:35:33 IP:163.29.9.***





家庭聚會 美味輕料理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8期 (99年11月號)


想找親友來家裡聚聚,又怕準備工作很麻煩,掌握一些訣竅,就可輕鬆享受家庭聚餐樂。

文/王御風
諮詢/陳韻帆(榮新診所營養師)
資料來源/《我的幸福料理—5、10、15分鐘,馬上開飯》 王振權、蔣仲軒/合著 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每年到了年底,聖誕節、新年等節慶接著來,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最佳季節,想上餐廳、館子,卻常有餐廳人擠人、不夠隨性、放鬆,或時間受限的感覺,何不著手辦個家庭聚餐,可以自己設定主題,又能呈現主人的風格與品味,規劃得宜還能使有限預算發揮最大功效。

在家聚餐大部分人最擔心的就是手藝不夠好,或事前準備太麻煩,因此多數人都曾有相同的經驗,就是想在家幫親人慶生,最後都因怕辦不好,或想到採買及烹煮的麻煩而作罷。

其實在家聚會的重點雖是美味的餐點,但並非一定要繁複的菜色,或功夫大菜,準備有特色的精緻料理,也可以吃得開心又盡興。有些人選擇到市場購買熟食,雖然很方便,但如果有簡單的方法可以做出好吃的料理,何不自己試著動手做,更有特色,也更能讓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善用各種工具 輕鬆上菜

準備餐點前,最重要先確定聚會人數、預算多少、想準備的菜色、客人有無飲食禁忌等項目,再決定哪些料理可以自製,哪些需要購買現成的食品,例如比較高難度的甜點就可選擇到糕餅店訂購,所有食材列出清單,可減少採買缺漏的狀況,避免聚餐當天忙著準備餐點時,才發現少買了什麼而手忙腳亂,影響聚餐愉快的心情。

為了減少準備餐點的繁複,與時間過長而勞累,挑選菜色時,要特別注意選擇可事前做好保存,如沙拉等;以及可以同時用上家中各種工具,最好是蒸、烤、煮等菜色都有,如此一來,就不必因為所有的料理都要用瓦斯爐炒煮,而將烹調時間拉得很長,或要一直清洗炒菜鍋,才能進行下一道菜,如果能運用電鍋、微波爐等同時進行,就能靈活調配烹飪時間,不慌不忙、優雅上菜。
家庭聚會可依聚會主題與主人個性,玩法千變萬化,沒有經驗的人容易覺得不知從何著手,先掌握簡單的重點,邀請較親近的朋友聚會,練習幾次之後,一定會發現,在家聚會不但豐富了生活,也引發許多創意與樂趣,在準備及聚會中還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


回應者:maryy.liu      2010-10-07 14:36:57 IP:163.29.9.***
日式山藥麵線 (2人份)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7期 (99
年9月號)




材料

山藥6兩、麵線1把

調味料

鰹露醬油1大匙

作法

1.將新鮮山藥磨成泥倒入碗中,加入鰹露醬油調勻。

2.麵線放入滾水中燙熟,瀝乾放入醬汁中食用。

貼心小叮嚀

不敢純吃山藥的話,可以加入高湯混合鰹露醬油調成醬汁,用麵線沾醬食用。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453 13 9.3 84.9
=======================================





回應者:maryy.liu      2010-10-07 14:34:58 IP:163.29.9.***
異國風美味麵食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7期 (99年9月號)


麵食變化無窮,口感豐富又美味,忙碌的時候,最適合做點麵食吃,營養又方便。

文/王御風
諮詢/陳韻帆(榮新診所營養師)
資料來源/《第一次做異國料理》胡勝德/著
《我的幸福料理—5、10、15分鐘,馬上開飯》 王振權、蔣仲軒/合著 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米、麵是東方人兩大主食,中國人將麵食做法發揮到極致,麵條、麵餅、水餃等變化無窮,世界上也有許多民族將麵食變化出各種吃法,其中,日本的大阪燒、蕎麥麵,韓式煎餅及義大利麵等都是獨具特色又美味的麵食。

日本國民美食

蕎麥麵、大阪燒都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平民美食,大阪燒類似台灣的煎餅,不同之處在於可隨興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再淋上特製醬料、美乃滋、海苔粉和柴魚片,充滿了日式風格,當正餐或點心都很適合。

蕎麥麵則是以蕎麥粉或蕎麥粉加小麥粉混合做成的麵條,具光澤、有嚼筋,還會散發獨特的蕎麥香。在日本,車站附近常可見立食蕎麥麵店,就是不提供椅子的小麵攤,讓人們可以快速解決一餐。其中,冷蕎麥麵是最常見、最能吃出原味麵香的吃法,搭配蔥花、海苔,再沾點醬汁及日式芥末,是一道清爽的麵食小品。

韓國傳統美食

許多人以為韓國傳統美食就是烤肉拌飯、石鍋飯、人蔘雞…,其實韓式煎餅更具特色,是韓國家庭中常見的料理,每位韓國媽媽大概都會有自己的料理手法,其中蔥煎餅、泡菜煎餅、海鮮煎餅、蔬菜煎餅等最受歡迎。韓國人不但運用當地盛產的食材,做成各式煎餅,還依用餐目的,如某些慶典場合等發展出豐富的煎餅文化。

韓式煎餅以雞蛋、麵粉和水調和成麵糊,加入海鮮等豐富食材及芝麻,用小火慢煎做出外酥內軟的口感,做法簡單、份量十足,吃起來很過癮,最適合想吃得美味、滿足,卻沒有時間做菜的忙碌上班族。

義大利世界美食

義大利麵是義大利美食的代表,也是聞名世界的料理,義大利麵之所以Q彈有咬勁,散發濃濃麥香,是因為採用蛋白質含量高的杜蘭小麥粉製成。

人們常將長條麵、通心麵、千層麵等都統稱為義大利麵,其實不同形狀的麵適合的料理方式也不相同,搭配得宜,會使麵條與醬料相得益彰。常見的通心麵表面有溝紋且中空,適合濃稠的奶油或乳酪醬汁;片狀義大利麵,則適合加上蔬菜、乳酪等食材,做成焗烤千層麵;而最常見的直麵條,做法最廣泛,可搭配各種醬汁料理。下次自己做義大利麵時,試著搭配不同醬汁與麵條做變化,讓吃義大利麵變得更美味且有趣。





回應者:maryy.liu      2010-10-07 10:36:34 IP:163.29.9.***





蔬果營養IN! 農藥毒素OUT!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7期 (99年9月號)


多吃蔬果好健康,但您吃進的是健康還是毒素?
聰明存放、正確清洗,才能減少農藥毒害。

文/張怡伶
諮詢/陳耀寬(朝陽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藥物化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現代人聞蔬果殘留農藥而色變,農藥之所以令人害怕,是因為農藥進入人體後不易被代謝也不易被排出,而會積存在體內脂肪組織與肝臟中,如果是含有機磷或有機氯的農藥,不僅可能引發神經毒性,也可能造成肝中毒或腎衰竭及多種癌變。

根據美國國家化學危險調查委員會的乳癌研究發現,農藥等所反應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導致乳癌;而前衛生署署長陳建仁也曾發表研究報告,認為台灣婦女乳癌年輕化,和農藥脫不了關係。

而農藥危害不只如此,更可怕的是大部分農藥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具高脂溶性,不只殘留於蔬果會引發毒害,還進一步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當季蔬果最安全

歷年國內蔬果農藥檢驗報告,最安全的是蕈菜類及根莖類蔬菜,而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最高的,則是豆菜類,其次是小葉菜及包葉菜。想避免買到農藥殘留的蔬果,挑當季盛產的最好,因為正值盛產期的蔬果通常價格便宜,使用過多農藥不敷成本,因此吃當季蔬果,絕對比高價位的蔬果更安全。

而水果的農藥殘留率比蔬菜更高,每年都可驗出2至4成農藥殘留率,尤其是葡萄、楊桃與柑橘類水果,雖然柑橘類水果多是剝皮再吃,但有些人會把柑橘、柳丁皮刨絲加在食物裡,柑橘果皮裡的植物精油,會使農藥更容易殘留,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

買回家先存放 農藥自然散去

一般來說,農作物有所謂的採收安全期,亦即在噴灑農藥後10到15天以後,藉由太陽曝曬、空氣蒸發和夜裡的露水淋濕,使農藥自然散去,之後就可以安心採收,購買蔬果時,只要注意是在安全採收期採收的農產品,就不怕農藥過量。

然而台灣地區酸雨嚴重,即使過了安全期採收,也可能有農藥殘留,因此蔬果買回家後再適當存放,就可讓農藥殘留自然脫離。蔬果可存放在家中陰涼處,如果擔心蔬果在室溫中容易腐壞,可用報紙鬆鬆地包著,放進冰箱,讓蔬果在陰涼又不會過冰的溫度下保存,也可使農藥自然代謝。有些包葉菜只要最外層綠色菜葉不拔除,通常可放在常溫中好幾天,所以買大白菜或包心菜時,盡量挑選外面綠色菜葉尚未去除的,就比較容易保存。

沖水清洗 最實際

擔心蔬果有農藥殘留,與其花大錢買回號稱可「消除農藥、防腐保鮮」的蔬果清淨機、臭氧洗菜機或蔬果專用清潔劑,不如仔細地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比較乾淨。葉菜類要一片片拆下來沖洗,包葉菜類每層剝開,菜葉凹陷處都要沖乾淨,能去皮的果葉蔬菜就去皮,有凹縫的蔬菜如青椒,可用軟毛刷來清潔。

另外,現行合法農藥多屬酸性物質,因此蔬果用大量清水沖洗後,可再浸泡一下蘇打水,不但可殺死寄生蟲及微生物,還有中和農藥的作用。另一個洗菜妙招是用嫩筋粉,可能有人懷疑嫩筋粉(或稱為嫩精)會致癌,其實嫩筋粉成分是天然鳳梨酵素、鹽和葡萄糖,可破壞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外膜,能殺蟲去蟲卵,難洗的葡萄就可用嫩筋粉除掉殘留的農藥或果蠟。

快速熱燙 殺菌除農藥

蔬菜除了澈底洗淨之外,最好在烹煮之前,先用熱水快速燙過,燙到6、7分熟撈起,因為高溫除可殺蟲,還能洗去脂溶性農藥,要注意的是,燙青菜水含有農藥,需丟棄不能留做菜湯。喜歡吃生菜的人,也可用高溫熱水快速燙過青菜,不但能保留青菜的爽脆口感和營養成分,而且也不怕微生物及農藥毒害。

這樣洗蔬果 方便又安全
===========================================================================
1. 用小蘇打粉清洗

一般超市或便利店均有賣做餅乾用的小蘇打粉 , 學名叫做碳酸氫鈉, 1 小盆清水約
3-5 公升添加 1-2 湯匙的小蘇打粉。將蔬果用清水洗淨後,再用小蘇打水浸泡約 2 分
鐘。這樣洗過的蔬菜較安全,而且下鍋炒起來也比較青翠不容易變黃喔!

2. 用嫩筋清洗

一般超市或便利店均有賣醃肉用的嫩筋 , 其主要成分就是鳳梨酵素, 1 小盆清水約
3-5 公升添加 1-2 湯匙嫩筋。將蔬果用清水洗淨後,再用嫩筋水浸泡約 2 分鐘,再用
清水沖洗一下即可。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9-27 08:42:42 IP:163.29.9.***
小症狀 看病徵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7期 (99年9月號)


身體出現小狀況就是提醒我們該注意健康了,小問題不處理,可能變成大麻煩。

文/楊朵
諮詢/何一成(榮新診所副院長)

每個人都免不了遇到小病小痛,有些症狀輕微,也持續不久,因未影響到正常生活,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其實身體任何反應與症狀都有其意義,或許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可是不能不稍加留意,多了解基本醫療常識,保護自己也可幫助家人。

胸悶 不一定是肺部有問題

多數人遇到胸悶狀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肺部出了什麼問題,其實胸悶可能是很多疾病或身心問題的徵兆,從心臟、肺部、腸胃、肌肉神經等問題都可能出現胸悶的症狀,其中心肺疾病引起的胸悶是比較危險的疾病徵兆,而有胸悶困擾的以老人居多。

每個人對於胸悶的位置、頻率、感覺等都不相同,也容易與胸部其他常見的感覺如胸痛混為一談。胸悶的感覺有人形容像胸口壓了塊石頭;有人認為心悸的感覺是胸悶,通常一般人把胸口灼燒感、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胸部被綁得緊緊的、透不過氣等感覺都統稱為胸悶。有些人在上下樓梯時會感到喘不過氣;有的人則是躺著的時候容易有胸口被壓住的感覺;甚至還有人因為情緒不好而產生胸部很緊的狀況。胸悶持續的時間可能是幾分鐘或只有幾秒。

課業或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也可能有胸悶的狀況;不喜歡運動的人,或長期抽菸,肺活量受影響的人,也比較容易有胸悶的現象。另外,喜歡喝咖啡的人,也常會因為心悸而誤以為是胸悶。
在臨床上,有胸悶情況的主要是心肺疾病,如氣喘、氣管炎、氣胸、胸部長腫塊等胸部疾病,或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悸等心臟問題。另外,胃食道逆流也有可能會引發胸悶的感覺。

輕微的胸悶,可先用毛巾溫敷,舒緩不適;但如病人臉色明顯蒼白或發青,則可能有生命危險,應趕快就醫。

小傷口好不了 也要注意

人體與生俱來就有修復傷口的能力,皮膚受傷如果久不癒合,就是身體出現狀況的訊號。即使傷口很小,但一直不會好,就應到醫院讓醫師處理或找出原因。

傷口出現2個星期仍無法癒合就是傷口不易癒合,在醫學上稱做「困難傷口」。所謂傷口不一定要皮開肉綻或流血,只要在同一部位施加壓力超過半天,血液循環不良處就會形成傷口,因此,傷口一直不會好和血液循環有很大關係。例如糖尿病患常出現周邊血管病變、柏格氏症患者手指及腳趾末梢血管發炎,或長期下肢靜脈曲張、營養不良、長期臥床等都是受傷就不容易好的族群。

除了血液循環不良之外,細菌感染也會使傷口不容易癒合,因此醫師清理傷口時都會把傷口周邊可能被感染的組織一起刮除,以避免新生的組織得不到營養而長不起來。另外,若傷口位於關節、肌腱等活動量較大的部位,也會不容易長出新生組織。

平常在家如有傷口,清潔傷口時應避免使用碘酒、雙氧水等刺激性藥水,而應使用無菌包裝的棉花、棉花棒,以生理食鹽水清理,再塗上優碘、藥膏,傷口盡量不要碰水。如果傷口過了2個星期還好不了,就應求助醫師,找出確切問題。

突然變瘦 不是好事

現代人以瘦為美,覺得越瘦越好,因此如果發現自己體重減輕,多數不會去探究原因。其實,不明原因變胖或變瘦,都可能是身體狀態有些變化,應該找出原因來。

如果不是正在進行減肥計畫,3個月之內,體重減輕不應超過5公斤,如果是1個月就減輕超過5公斤,就屬於「急性狂瘦」;即使在進行飲食控制、運動、服用減肥藥的狀態下,3個月內,體重也不應減輕超過10公斤。

手術開刀後,身體需消耗大量能量以修復機能,因此是最常見狂瘦的原因。另外,胃癌、大腸直腸癌患者都可能因食慾、胃口變差而使體重減輕;還有體內若有不正常細胞或組織增生,吸取大量養分,體內也會因耗費過多能量,而體重遽減。

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因為身體代謝速率超過身體所能負擔的攝取量,也可能會有狂瘦現象,此類患者通常會同時伴隨心悸、手抖等症狀。還有合併有發燒現象的病菌感染,也可能會使體重下降,如肺結核菌患者,常在午後持續輕度發燒,且體重下降。因此,不論是否正在進行減重,如發現體重急遽減輕,都應即刻就醫。

眩暈成因多 應由醫師診斷

在醫學上,頭暈有眩暈、暈厥前期(感覺快要暈倒)、平衡感異常、非特定性的頭昏等不同情況,其中眩暈最常見,引發眩暈的原因很多,如血壓太高或太低、血糖太低等,生活壓力太大、熬夜工作、或月經來時等都可能有眩暈現象。

雖然許多人都有頭暈的經驗,但對於眩暈並不真的了解,以為只要感覺身體不平衡、好像要跌倒、或頭昏等都是頭暈。其實眩暈與頭暈不同,如果沒有預警、突然發作,感覺週遭環境在旋轉,自己也跟著轉,這種情形屬於眩暈;如果是人浮浮的像漂在空中,感覺不踏實,才是頭暈。兩者最大的差別是,頭暈可能一暈就昏迷,眩暈會天旋地轉很不舒服,還有可能會嘔吐、沒辦法走動,但不會昏過去。

許多女性都曾有蹲下站起來後,感覺眩暈的現象,以為是嚴重貧血,其實這是姿勢性眩暈,是因為蹲下時,血液滯留在下肢,突然站起來,腦部血流暫時不足而引發的現象,其特點是時間很短,不會超過1分鐘。雖然貧血也會有眩暈現象,但貧血者的暈眩都會有虛弱感,與姿勢性眩暈明顯不同。

眩暈也是老人常見的症狀,常與腦血管動脈硬化或狹窄有關,患者常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其他慢性病,還有內耳疾病、中樞神經或周邊神經疾病、內外科疾病也都有可能,因此老年人眩暈的原因很複雜,需透過專科診斷才能確定病因。

當發生眩暈時,會使人體失去平衡感,較嚴重者還會摔倒,甚至發生車禍等情況。所以,眩暈時最好趕快扶著東西蹲下、坐下或躺下,然後請旁人或友人幫忙;如果是開車時發生眩暈狀況,就要盡快靠邊停車休息。如果患者還出現嘔吐現象,則需側躺,不要喝水、吃東西,保持呼吸道暢通,以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並盡快就醫,以確定病因。

除了針對引起眩暈的疾病好好治療之外,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壓力過大帶來的傷害,再加上多運動,以加強身體平衡系統,就可有效預防眩暈。

 
 




回應者:maryy.liu      2010-09-27 08:42:11 IP:163.29.9.***
選擇新增話題即可
回應者:jy03      2010-09-22 18:09:43 IP:118.168.102.***
請問如何再討論版po文章?
回應者:maryy.liu      2010-09-20 11:53:38 IP:163.29.9.***
長期腹痛 小心胰臟癌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7期 (99年9月號)


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治療方法,我們都應瞭解它,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文/邱玉珍
諮詢/譚健民(宏恩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劉孟綸(振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提到胰臟癌,一般人的印象是「很難發現,很難治療」,以演出「第六感生死戀」男主角風靡全球的屈克史威茲逝世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當醫師宣判我罹患末期胰臟癌時,我心中感到無比恐懼與憤怒。」雖然屈克史威茲勇敢面對一切,接受各種治療,但跟疾病搏鬥1年8個月後,終不敵癌魔病逝。

除屈克史威茲外,國內外也有不少大家熟知的名人因胰臟癌辭世,像歌劇男高音帕華洛帝、國內知名音樂人梁弘志、民歌手黃大城及國寶級音樂人洪一峰等人,其中有幾位更正值中壯年,令人不勝唏噓,也使人聞胰臟癌而恐懼。

胰臟癌死亡率高

胰臟癌死亡率非常高,已躍居10大癌症死因第8位,由於它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病程進展相當快,多數病人在確診時,病情已到中晚期,手術根除率僅30%,5年存活率在5%至10%之間。

根據統計,胰臟癌在歐美國家發生率相當高,每10萬人口約有10人,台灣則每10萬人口約5人,每年計有8百至1千名胰臟癌新增個案,1年有8百人左右死於胰臟癌;其中,男性發生率較女性高,約為1.3倍,好發年齡在40至50歲之間。

胰臟癌是腸胃消化道癌裡最棘手、治癒率最差的癌症,臨床上發現,胰臟癌的最大特點就是發生率幾乎等同於死亡率,病患存活率只有3至6個月,因為絕大多數病患發現時,已無法開刀,只有1到2成的人,可早期發現開刀切除,高達8成的人,只能用化療或姑息療法,減緩病患的痛苦。

為何胰臟癌不易早期發現?

胰臟癌會如此難纏主要是因為,胰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症狀多不明顯,所以較難發現,等到民眾因長期腹痛、黃疸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時,通常已是癌症末期,患者如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或是做電腦斷層掃描檢查(CT)、核磁共振造影檢查(MRI)等高階影像檢查,才能提高及早抓出病灶的機率。

胰臟是消化脂質及分泌胰島素的重要器官,於胃的後方深處,位置相當隱密,為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長約12公分,厚約2.5公分,可分頭、體、尾三部分,頭部與十二指腸連接,體部靠近左側脾臟,主要功能在分泌胰液以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另外還分泌胰島素、升醣激素等,來調節葡萄糖、脂質和蛋白質的新陳代謝。

胰臟癌多半是發生在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因為深藏體內,所以很難早期發現。通常腫瘤相當大時,阻塞總膽管,患者出現上腹疼痛、黃疸、體重銳減及糞便呈陶土色等症狀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會發現。

幾個月前,譚主任在門診曾收治一位病人,年約60歲的台商,有糖尿病家族史,每3個月會到醫院抽血檢查肝功能及其他指數。這次抽血結果,發現GOT、GPT (肝功能指數)異常標高,且患者有出現腹部不舒服症狀、輕微黃疸;依據臨床經驗,建議患者做進一步高階影像檢查,發現胰臟頭部位有塊狀陰影,高度懷疑可能是胰臟癌。

在經過一系列的影像學檢查後,得知該台商的確罹患的是胰臟癌,且已有鄰近器官的擴散,而在手術切除治療半年後,病患依舊撒手人寰。這就是胰臟癌的可怕之處,因為它的症狀跟一般腸胃消化系統差不多,臨床上,胰臟癌被誤診為胃、十二指腸疾病占15%至20%,因為患者會出現上腹部隱隱作痛並伴隨消化道症狀,以致常被誤診為腸胃方向的疾病。

胰臟癌被誤診為慢性胰臟炎的比率也相當高,約15%;因為胰臟癌患者早期會出現食慾不振、脂性糞便,有少部分病患血液或尿液中的澱粉酶會異常增加,症狀跟慢性胰臟炎類似,因此也常被診斷為慢性胰臟炎治療。

上腹疼痛 從正中輻射展開

胰臟癌如此深藏不露,一般民眾如何早期發現?譚主任直言:「的確很難。」除非民眾平常就很注意身體變化,定期做健康檢查。50%到80%的胰臟癌病患是以腹痛為主要症狀,而且疼痛會從上腹部正中或肚臍周邊,向後背、前胸輻射開來;通常胰頭癌疼痛多在上腹部偏右,而胰體胰尾癌疼痛則較偏左。除了上腹疼痛,也會出現黃疸、體重銳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倦及發燒等現象。

腹部超音波掃描、腫瘤標記及早發現

胰臟癌的首選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另外則視病況配合化療、放療,但多數患者發現多屬晚期,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因此目前國人須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早期發現,根據日本的經驗,若能發現小於1公分的胰臟癌,病患術後5年存活率亦可達百分之百。

早期胰臟癌雖然不易發現,但還是有些蛛絲馬跡可循,40歲以上民眾,若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疼痛、消化障礙、體重減輕、腹瀉或進行性、阻塞性的黃疸時,即應警覺是否胰臟癌變,並儘速至醫療院所,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檢查。

剛開始用腹部超音波掃描做為篩檢工具,準確率可達85%左右;不過,腹部器官重疊較多,胰臟位置又深在後腹腔,加上腹部脂肪較厚,某些較小的腫瘤不易偵測出來,因此不能僅靠一次檢查結果判斷。電腦斷層掃描則可偵測出直徑12公分的胰臟腫瘤,抽血檢查CA19-9及CEA等血清腫瘤標記指數,若有異常升高,也須懷疑可能有胰臟癌,並每半年追蹤檢查。

胰臟癌目前尚未有良好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工作顯得更形重要,建議民眾最好少喝酒,飲食上多吃蔬果,並且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肥胖。尤其是癮君子,為了健康更應戒菸。


胰臟癌的症狀
===========================================================================
分 期 症     狀
===========================================================================
初 期 食慾不振、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疼痛、或出現脂肪性腹瀉。
進 行 期 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愈來愈嚴重;出
現黃疸、皮膚搔癢甚至出現糖尿現象。
其它症狀 膽道阻塞、腹背陣發性疼痛、體重減輕;上腹部摸到固定、堅硬
、凹凸不平的腫塊;嚴重時,大便呈陶土色,還會形成腹水。
===========================================================================

哪些人必須提高警覺

和許多其他癌症一樣,胰臟癌是一種多因子造成的結果,並非由單一原因引起,造成胰臟癌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齡、性別、遺傳、相關內科疾病,以及環境、飲食與生活方式等危險因子彼此作用下進而產生胰臟癌。

1. 年紀大的人

老化是胰臟癌的重要因子之一,臨床發現平均壽命高的國家,胰臟癌發生率都較高,同時因為老化之後,發生相關併發症的機率也較大,以致胰臟癌的預後與治療效果也都較差。

2. 吸菸的人

臨床統計發現,胰臟癌男女比約2:1,一般認為這和男性吸菸比率較高有關。癮君子罹患胰臟癌的比率較一般人高出1.5~5.5倍。

3. 有家族遺傳的人

基因遺傳也是胰臟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家族有胰臟癌患者,發生胰臟癌的比率約較常人高出10倍左右。近年來研究發現,遺傳性胰臟炎和某些特殊基因有關,目前認為CA19-9是胰臟癌的血清腫瘤標記,診斷率可達90%。

4. 有慢性胰臟炎的人

研究發現,有遺傳性胰臟炎的患者發生胰臟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0~50倍。如果有遺傳性慢性胰臟炎的患者又有吸菸習慣者,其發生胰臟癌的機會更可能為一般人的100倍以上。

5. 油脂攝取較高的人

生活中肉類攝取較多,而青菜、水果攝取較少量者,以及常吃碳烤食物者,胰臟癌發生率也跟著提高。

6. 有其他疾病的人

有遺傳性息肉、乳癌患者、慢性胰臟炎、接受過胃部手術以及糖尿病患者,也有報告指出這類患者發生胰臟癌的機率也較常人為高。

 
 




回應者:maryy.liu      2010-09-07 15:45:13 IP:163.29.9.***
如何確定得了卵巢癌?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卵巢癌手冊


由於卵巢深藏於骨盆腔中,又沒有特別容易辨識的症狀,所以要早期診斷卵巢癌的確有一定的障礙,最重要的還是患者本身的警覺性,即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在臨床上有一些診斷工具來協助儘早確定診斷。

●骨盆腔檢查:這是早期發現卵巢癌的最可靠方法,由醫師以觸診的方式來
檢查陰道、直腸或下腹部,判斷腫瘤的大小、形狀、軟硬程度、與周邊組
織附著的程度等。

●超音波及電腻斷層掃描攝影:這兩項檢查都極具診斷價值,可以確定腫瘤
的大小、範圍,電腻斷層掃描攝影更可以清楚顯示腫瘤與周遭淋巴結的關
係。但這兩種檢查都只能作為診斷的參考,無法確定腫瘤是良性或是惡性
,一定要將腫瘤病灶取出送病理化驗,才能確立診斷。

●剖腹探查術:這是唯一能確定診斷卵巢癌的方法,可直接了解疾病侵犯的
程度並做適當的處理。

●腫瘤指標 CA - 125: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所生成的化學物質也不同,
卵巢癌的病人血管中有一項化學物質比健康女人來得高,要查出這種化學
物質的檢查就是 CA-125;據統計有83%的卵巢上皮癌患者 CA-125 會有增
高的現象。但是CA-125的敏感度雖很高,特異性卻很差,也就是不只卵巢
癌患者的CA-125會上升,其他諸如胰臟癌、大腸癌,甚至常見的子宮內膜
異位症乃至骨盆腔發炎皆可能造成CA-125上升。因此一般不建議以CA-125
來當做篩檢卵巢癌的工具。

●胸部X光檢查:用以檢查肺部有沒有轉移的病灶。

●腸胃道X光攝影或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可以觀察是否有腸胃道受到壓迫而
造成腸胃道阻塞情形,也可以分辨是否為原發性卵巢癌,或是由胃或大腸
的癌症轉移到卵巢而形成的癌症。

●靜脈腎盂攝影:檢查輸尿管是否有因癌症的壓迫而造成阻塞情形。


回應者:maryy.liu      2010-09-07 15:42:12 IP:163.29.9.***
卵巢癌有什麼症狀?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卵巢癌手冊


在卵巢癌初期通常都是沒有明顯症狀的,而腫脹、腹部不適、骨盆腔絞痛等常被以為是腸胃問題而不被在意,所以將近70%的患者診斷出來時都已經是第三或第四期了。

等到腫瘤大到牽扯至腹膜或是已經開始腹腔內轉移了,病人才會有一些如子宮異常出血、噁心、腹脹、頻尿、便秘、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產生,甚至會出現腹水、呼吸困難、疼痛、出血、嘔吐而無法進食等嚴重症狀。

所以要早期發現卵巢癌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警覺,尤其若是屬於高危險群者更需注意,如果有任何的不舒服,就應儘速就醫,由醫師來判斷,這樣才不會耽誤病情。此外,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所有的婦女每年都應該做一次骨盆腔的檢查。



回應者:maryy.liu      2010-08-07 09:21:15 IP:163.29.9.***





吃冰 要挑時辰?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天氣炎熱的時候,吃點冰品最消暑,掌握吃冰的技巧,享受冰品不傷身!

文/丁彥伶
諮詢/許宏志(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
資料來源/《做一碗好吃的冰》 吳文智/著 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走在炎熱的夏日街頭,多數人都會有來上1杯冷飲,或是吃碗剉冰消暑的強烈慾望,但是很多長輩都會說︰「吃冰傷身,也讓人容易衰老!」可是面對清涼可口的冰品,怎能不心動?

冰品最忌狂吃猛灌

傳統上認為早上剛起床鼻水流不停、一接觸冷空氣就打噴嚏、或有氣喘等過敏性體質者;容易手腳冰冷、臉色蒼白或萎黃的人;還有經期不穩定、容易經痛的女性朋友都不適合吃冰。

除了體質因素不適合吃冰之外,吃冰會使身體不適,其主要原因是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冰品所引發的。這幾年陸續看到外國稱為「凍凍腦(brainfreeze)」,或「冰淇淋頭痛(ice cream headache)」的症狀,其成因就是在高溫氣候中快速大量喝入冷飲、吃冰凍食物或太涼的口香糖所引起。尤其許多年輕人喜歡手拿一杯超大杯冰沙飲品,很熱的時候大口一吸,有時會突然感覺頭部一陣緊縮疼痛,雖然大部分的人頭痛一下就過了,但也有人因此疼痛不已,卻不知道可能是冰品所引起的。

另外,常有人用「透心涼」來形容吃冰的舒暢快感,但有些人對於冰品透心涼的感覺卻可能不是快感,因為太冰食物快速一路從口腔直灌胃部時,會使他們感到心臟好像快停止了。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冰品引起交感神經反應,使冠狀動脈暫時性痙攣,健康的人可能只是稍覺不適,但如果是心血管有硬化情形的人,就可能引起心絞痛症狀。

一般最常見的症狀還是吃冰太猛而引起的咳嗽症狀,老一輩人常說這種情形是「煞到」,其實這是因為氣管上端和口咽腔很接近,突然接觸太過冰涼的食物使氣管收縮而有的咳嗽現象,尤其是有氣喘等過敏性體質的人特別容易發生。

吃冰要慢吞細品嘗

要生活在夏天氣溫動輒34℃、35℃亞熱帶氣候中的台灣人都不要吃冰,實在是不可能的事,而吃冰在某些情況下,冰品還是很好補充熱量及水分的方法,像醫師常建議有咽峽炎、因口腔黏膜破損疼痛而拒食的小朋友,吃些奶昔、冰淇淋、果汁、布丁等冰涼的食物;還有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也常有口腔黏膜受損而吞嚥困難的情況,此時高熱量的冰淇淋和奶昔就可緩解口腔不適,並增加身體能量,而一般人口破難以進食時也可以把食物放冷再吃;或拔牙後,吃點冰品亦可加速血液凝固、減少傷口疼痛感。

想要享受吃冰的樂趣,又要顧及身體健康,吃冰的時間最好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一天裡最熱的時段,冰品入口後不立刻吞下肚,需先含在嘴裡,等冰被口溫溶化再慢慢吞入,要注意的是要含在口腔前端,不要以中間及後面的上顎來含,以免上顎腔附近的神經受到低溫刺激而引發疼痛。

如果是有加紅豆、綠豆等配料的剉冰,就可選擇先吃配料,享受食材冰涼的口感並仔細咀嚼後吞入,再慢慢吃冰。另外,冰品衛生也要非常講究,尤其夏季特別容易孳生蚊蟲、細菌,外面販賣的冰品容易有衛生安全的疑慮。因此想吃冰的時候,如果能自己在家使用天然食材製作冰品,不但能降低誤食不良冰品的風險,也能避免吃進過多人工色素,還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
這些情形 少吃冰

1. 睡覺前:睡覺前吃冰的東西,尤其是冰品通常又冰又甜,很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2. 運動後:剛運動完不能馬上吃冰的原因,除了冰品的低溫和運動後體溫上升的身體接
觸,會造成身體散熱問題外,也容易造成肌肉收縮,使運動產生的廢物乳酸無法排掉
,容易引發痠痛。

3. 月經期間:不只中醫力勸女性經期別吃冰,西醫也一樣不贊成經期吃冰,吃冰引起交
感神經興奮會造成肌肉及器官收縮,子宮的收縮會非常強烈,下背肌肉也會受影響,
容易使下背痛加劇。

4. 咳嗽時:無論是感冒或氣喘的咳嗽,還是其他不明原因的咳嗽都不適合吃冰,以免冰
冷的刺激,引起氣管收縮而誘發咳嗽。

5. 痠痛症者:筋肌肉痠痛症的患者少吃冰 , 因為冰冷會造成肌肉 、血管及神經連帶收
縮,使肌肉更僵硬而痠痛加劇。

6. 心臟不佳者:避免冠狀動脈暫時性痙攣,心臟不佳者少吃冰。

7. 老人及疑有心血管硬化者:老人家血管彈性本來就不好,而血脂過高疑似有心血管硬
化的患者,最好別吃太冰的東西。

8. 眩暈症:吃冰會影響耳咽淋巴液流動,眩暈時最好別吃冰。


回應者:maryy.liu      2010-08-07 09:19:47 IP:163.29.9.***
薑汁地瓜剉冰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材料

蜜番薯1/2杯、薑糖汁2大匙、冰塊1塊

作法

將冰塊放入刨冰機刨下細冰,放上蜜番薯、淋上薑糖汁即可。

貼心小叮嚀

1. 將2條番薯切塊蒸20分鐘,加入1/2杯糖續蒸10分鐘即成為香甜蜜番薯。

2. 將1/2杯二號砂糖用小火翻炒至融化,顏色轉深後,加2杯水、1/2小匙鹽及
去皮老薑末50克,用小火煮出香味即是薑糖汁。





回應者:maryy.liu      2010-08-07 09:17:53 IP:163.29.9.***
酒釀菜心 (3人份)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材料

萵苣菜心2根(500公克)

調味料

糖2大匙、酒釀2大匙、清酒100cc

作法

1.萵苣菜心削淨皮筋後,切0.5公分厚圓片,冷凍1小時。

2.菜心片解凍,擠去水分。

3.菜心放入大碗內,與調味料完全拌勻,泡浸1小時即可。

貼心小叮嚀

酌加桂花滷、茉莉、玫瑰等香花,有很好的提香作用。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342 5 25 55.5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9 09:11:09 IP:163.29.9.***
鹽味苦瓜 (3人份)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材料

白苦瓜1條(約重450公克)

調味料

A. 味精2小匙、鹽1小匙、白胡椒粉少許、蔥花1大匙

B. 香油1大匙、沙拉油1/2大匙、黑豆豉1大匙

作法

1.苦瓜刷洗後,去內籽、白膜,切成約1x3x0.5公分的條狀,冷凍2小時。

2.取出苦瓜條解凍後,略擠去水分。

3.去水分的苦瓜條放入大碗內,與調味料A充分拌攪後排入盤中。另將調味料
B於炒鍋中炒香,淋在瓜條上即可。

貼心小叮嚀

這道小菜再加些小魚乾、金鉤蝦、培根等材料,氣味與香度會更好。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271 3.6 23.4 14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9 09:09:52 IP:163.29.9.***
大蒜番茄 (3人份)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材料

聖女小番茄1斤(600公克)、大蒜4瓣、蒜苗1/2根、乾辣椒3根

調味料

A. 特級橄欖油1 0 0 c c、黑胡椒粗末1小匙、鹽2小匙

B. 黑醋1大匙匙

作法

1.小番茄清洗去蒂頭,冷凍2小時。

2.小番茄取出泡冷開水回溫變軟,剝去外皮並去內籽。

3.蒜苗、大蒜、乾辣椒切碎末,與調味料A一同放入炒鍋中,以小火炒至蒜末
微黃,熄火,置涼後,加入小番茄及黑醋翻拌均勻,泡漬一下即可。

貼心小叮嚀

此道菜以「油漬」方式料理番茄,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能提高蕃茄所含脂溶性營養素—茄紅素的吸收,浸漬番茄剩下的橄欖油(約80cc)可加入其他川燙的菜餚中。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370 8.4 27.8 27.6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9 08:56:33 IP:163.29.9.***
川七鮮菇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





材料

鮮香菇6朵、川七150克、胡麻油3大匙、薑片6片

調味料

味精、鹽及米酒各少許

作法

1.川七洗淨,鮮香菇洗淨後切片。

2.胡麻油起鍋,薑絲爆香,放入鮮香菇快炒,加調味料,再放入川七炒熟即
可。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7 06:42:03 IP:122.116.112.***
梅干菜扣肉飯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






材料

梅干菜二兩、五花肉或夾心肉一斤、八角二粒、蔥二支、薑二片

調味料

醬油四大匙、水三碗、糖1/2大匙

作法

1.梅干菜泡軟切段洗淨。

2.肉最好是方形一塊,連皮處理乾淨,整塊放入鍋中加調味料及蔥、 薑、八 角、梅干菜一起燒至一小時,湯汁快乾,只剩半碗時。

3.取出整塊肉切片(二分厚)排在大碗中,梅干菜舖在上面湯汁倒入,上鍋 蒸四十分鐘後取出,扣在深盤中,湯汁勾芡淋在上面。

註:如帶便尚當時可將肉切塊,與梅干菜同燒即可,不必再蒸。



回應者:maryy.liu      2010-06-28 16:15:27 IP:163.29.9.***
沙嗲雞肉串 (3人份)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
刊第85期 ( 99年5月號 )






材料

雞胸肉1副

醃料

魚露、蠔油、紅糖、蒜末各1大匙、胡椒粉1/4大匙、咖哩粉1/2大匙匙

調味料

柳丁汁4大匙、花生粉1.5大匙、紅糖1大匙、魚露1大匙、水2大匙、辣椒粉1/2小匙、咖哩粉1茶匙

做法

1. 雞胸肉去皮及骨,切成長條狀後,用竹籤一一串好,再抹上醃料醃泡10分
鐘。

2. 平底鍋加適量油燒熱,將肉串入鍋,以中小火煎熟,取出排盤。

3. 再將醬汁料混合拌勻,用小火煮滾,塗在煎好的肉串上即可。

4. 將1、3全部混入容器中,先嚐試一下味道,再加入調味料,並拌入適量香
油,裝盤,上面撒白芝麻和蛋絲即可。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312 59.3 19.8 51.9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6-28 16:14:24 IP:163.29.9.***
韓式辣拌春雨 (3人份)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
刊第85期 ( 99年5月號 )







材料

乾韓國冬粉(或台式冬粉、蒟蒻絲)30克、蛋1個、牛肉絲100克、紅甜椒絲1/4顆、青椒絲1/4顆、香菇絲2朵、炒香白芝麻少許

醃 料

醬油1/2大匙、酒1/2大匙、糖1/2大匙、蒜泥1/2茶匙、韓國辣醬1大匙

調味料

醬油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韓國辣醬1大匙

做 法

1. 冬粉以滾水煮軟,撈出,泡入加冰塊的冷開水,然後瀝乾、剪成適當長
度。

2. 蛋打散,煎成蛋皮,切絲備用。

3. 牛肉絲加醃料醃10分鐘,和紅甜椒絲、青椒絲、香菇絲分別用香油炒熟,
並另以少許胡椒粉調味。

4. 將1、3全部混入容器中,先嚐試一下味道,再加入調味料,並拌入適量香
油,裝盤,上面撒白芝麻和蛋絲即可。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713 19.7 53.5 38.4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6-28 16:13:00 IP:163.29.9.***
食道癌的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食道癌手冊

根除性手術:外科手術切除是食道癌首選的治療方式。較常用的手術大略分兩大部分:食道切除術及食道胃切除術(手術方式需視癌症的位置)。這是一個大手術,必頇把從頸部一直到上腹部整節食道、附近淋巴結及組織切除,並重建人工食道(有時可利用消化道如結腸來取代被切除的食道)。不適合重建的病人,則可能做胃造廔口。手術前,病人常會被教導特別的呼吸運動或是咳嗽的方式來保持肺部的通暢。如果需要使用大腸為重建器官,則手術前三天開始,會實施大腸準備(如禁食及灌腸,來使腸道凈空)。

手術重建的路徑有:

☺胸骨前路徑- 優點:對呼吸功能影響較小,即使發生吻合處滲漏,其影響也
較小。
缺點:路徑較長,外觀影響也較大。

☺胸骨下路徑- 優點:發生吻合處滲漏時,對縱膈腔及肋膜腔的影響較小。
缺點:空間較狹小,易影響血液循環。

☺後縱膈腔路徑- 優點:由食道原來的位置放置重建器官,省時且容易施
行。
缺點:如遇上食道癌復發,易再引起吞嚥困難,將使治療更
加複雜。

胸腔術後注意事項

手術後病人有可能發生的合併症有:肺部擴張不全、肺炎、敗血症、聲音沙啞、喉回返神經麻痺、頸部食道胃吻合處癒合不良、胃排空遲緩等。那麼該如何照顧呢?

首先,完善的胸腔術後照顧非常重要,包含深呼吸、拍痰、抽痰及咳嗽訓練等。另外像是營養的補充,當術後傷口無滲漏情形時可恢復經口進食,但要注意的是,開刀有時會傷及喉回返神經,影響到吞嚥動作,因此必頇小心防止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對於腫瘤太大、手術風險太高而不能接受開刀,或癌病已有轉移的病人,如果食道通路越來越窄而無法進食,為了減輕症狀與維持經由胃腸攝取營養的功能,有時醫師會在食道狹窄處放入支架,藉以撐開食道以維持通道順暢,解決吞嚥困難的問題,或是做「胃造廔手術」,將一根餵食管由體外放置入胃部,這樣就可直接將流質食物灌入胃部,不必經過被腫瘤占據的食道,使用這種方式的大多數病人,營養狀況都可獲得改善。

何謂胃造廔術?

以外科手術或內視鏡方式在腹部上,做一永久性或暫時性的通道,管子一端直接進入胃中,另一端在腹壁外,其目的是用來進行腸道餵食,供給充分的營養。通常可由以下任何一種方法來施予:

(一)胃造廔口或空腸造廔口

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醫師於上腹部中線打開約3至6公分的傷口,在胃或空腸上找到放置造口的地方,以細線縫出一個小口,再於腹壁相對應位置劃開一小傷口,即可將造廔管經腹壁放入胃或空腸中,再將事先縫好的細線綁好造廔管並將傷口關閉。第一次灌食時,須按醫師醫囑執行。

(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G)

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則是藉由內視鏡的輔助,經表皮將餵食管放置到胃中。一般而言,在置放造廔管後,必頇禁食12至24小時,在醫師或護士檢查過確定: 胃造廔傷口乾淨且有適當腸胃蠕動聲(表示無腹膜炎且腸胃道功能已恢復)後,便可開始第一次胃造廔灌食了。

(三)經X光導引之胃造廔術(PFG)

在X光導引下,經局部麻醉後,將一內含硬式探針之軟質細管經左上腹皮膚放入胃中。此 種胃造廔術不必做內視鏡,也不需住院開刀,一般只需30分鐘即可完成,大部分的病人在胃造 廔術完成後一至三天內,在醫師或護士檢查過確定後,即可開始由此灌食。

胃造廔口應注意的事項:

(一)術後照護注意事項

1.無論以任何方式形成之胃造廔口,在新造口完成後均必頇經由醫師或護士
確認:傷口乾淨且腸胃道已恢復適當蠕動後,才可進行第一次管灌食。

2.術後一般會在24小時後才開始進行管灌,第一次開始餵食時一般會先採用
少量溫開水,確認管灌無虞後,再少量慢慢增加,以免胃內壓力太大造成
傷口滲漏而導致腹膜炎。食物不可太熱或過冷,一般維持37至40℃左右,
並由醫護人員依病人狀況協助調整管灌配方內容。每次灌食後,應用溫水
拭淨皮膚,必要時可塗上氧化鋅軟膏使用。

3.術後傷口每天要換藥,約一周傷口可癒合,之後只要保持傷口乾淨即可。
剛開始病人的清潔以擦澡為宜,約一個月後可以淋浴,泡澡則不適宜,洗
完澡應立即將傷口及造口處擦乾。

(二)確定造口管路的固定深度

病患在恢復期過後,一般的活動包括復健都可以進行,只要不將管子拔掉或扯掉就好了。這種造廔管一般並不容易拔掉,但用力拔時仍會拔出來。每日檢查外露於腹壁外的管路長度,如造廔管不慎滑出或懷疑有向外移動等固定物鬆脫情形,應立即攜帶原造廔管返院急診處理。

(三)檢視造口周圍皮膚

注意造口處是否一直擴大?是否有嚴重的組織增生現象?是否有皮膚紅腫、發熱、腐臭或 異常分泌物?若有,應向醫護人員報告。



回應者:maryy.liu      2010-06-28 16:07:37 IP:163.29.9.***
如何睡好覺?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5期 (99年5月號)


睡覺是人生樂事,想睡卻等不到周公召喚也最苦惱,但影響失眠因素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助眠方法最重要。

文/丁彥伶
諮詢/薛光傑(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數年前衛生署藥政處依用藥人口統計,台灣有2百萬人失眠,每年用掉6千萬顆以上的安眠藥,而去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更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高達21.8%,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失眠,較前一次2006年的調查,盛行率整整成長1倍。

薛醫師表示,失眠可能是睡眠中樞功能的問題,也常是很多疾病的表現;因此在給患者安眠藥前,最好先查明患者是否也為其他疾病所苦。像心臟病患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可能因呼吸不順暢影響睡眠,而老年男性,很多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受夜尿影響,或是退化性關節炎痛得睡不著,也或許是有不寧腿症候群,半夜會因腳會抽筋抖動而驚醒等。尤其老年人若抱怨睡不好,半夜常爬起來,就要問清楚是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睡不好,或是詢問其病史,排除掉慢性病的因素後,再來查明是不是腦部睡眠中樞的問題,以免忽略了患者慢性病症狀惡化的問題。

除了慢性病患以外,大部分人的失眠通常是暫時性的;可能是快考試了,或是換新工作,每天都要提出工作成績或環境改變等,這種失眠可能從數天到數週,如果很困擾,當然短期用藥是可以的,但事實上即使不用藥,只要將影響睡眠的原因消失,失眠通常都會解除,無需治療。

另外,某些藥物也可能影響睡眠,像有些心臟病的藥;如利尿劑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而影響睡眠,而部分止痛藥含有咖啡因,或是類固醇而影響睡眠,薛醫師提醒,現在有些感冒藥分日錠和夜錠,日錠可能含有提神成分,若日夜錠服用錯誤,也可能影響睡眠。排除了這些問題,接下來就可以診斷一下自己的睡眠環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燈光太亮?太吵?太安靜?

也有很多人容易受環境影響,出門外宿認床、臥房窗簾遮光效果差、窗外路燈太亮、房間臨近馬路太吵、太冷或太熱,甚至是週遭太安靜,耳朵嗡嗡響等各種不同的原因都可能影響睡眠。
當然若是頭一沾枕頭就睡著的人都無所謂,但若是常為失眠所擾的人就要憑自己的感覺,去營造最適合自己入眠的房間。喜歡暗的人房間就用暗一點,喜歡枕頭高一點就枕高…,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睡眠喜好,慢慢摸索,布置出最適合自己的睡房。

而更重要的是,要讓房間成為「睡覺的地方」,很多人因為常看電視或看書看到睡著,就在房間也擺了電視、躺著看書,結果電視愈看愈晚,書愈看愈有精神,早上也愈爬不起床,所以房間最好不要擺電視,也不要用書助眠,臥室與睡床拿來睡覺就好。

想睡再上床

一早8點就要上班,很多人算準了要睡足8小時,晚上10點多就早早躺在床上等入睡,但總要輾轉兩三個小時才睡得著,每天到上床時間就緊張,擔心「今天不曉得會不會失眠?」最好等「想睡」或有睡意再上床,否則,害怕失眠反而會變成更大的壓力。

若躺在床上超過半小時還睡不著,最好離開床,找最不喜歡或容易讓自己感到無聊的事情做,等有睡意時再上床。

睡得飽就好,不一定要8小時

很多健康專家都說,「想長壽,每天最好睡足8小時」,很多人就擔心自己只睡6小時會不會短命?薛醫師提醒,8小時只是概略數字,每個人大腦需要休息的時間不同,有些人睡8、9小時還覺得累,有些人只睡5、6個小時,醒來就精力充沛。睡眠有沒有效率,最重要的是看醒來時能否恢復精神,睡幾個小時都無所謂。

其實近年美國和日本都有研究發現,每天睡6到7小時的人,平均壽命比睡足8到9小時的人更長,而年紀增長,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減少,所以不要迷信一定要睡多久,只要睡得飽,就不要擔心。

用藥打破失眠惡性循環

有些人過度依賴安眠藥,有些人又怕安眠藥上癮,薛醫師提醒,必要時在短時間用安眠藥反而有助打破失眠的惡性循環,但注意安眠藥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千萬別自己擅自買來服用。已經在服藥者亦不建議自行突然停藥,請先與您的醫師討論。

一般說來,如果是入睡困難型,較適合服用短效型安眠藥來誘導睡眠,而淺眠易醒者,則適合使用中長效型的安眠藥,讓睡眠不易被打斷,至於多夢型的失眠,則是快速動眼期的影響,通常會建議使用中短效的安眠藥,或合併使用抗焦慮劑等,因此要針對不同型的失眠,使用不同的藥物。但也要提醒,安眠藥除了不要亂吃外,也不能亂停藥,否則造成反彈,失眠更惡化。至於求助醫師的科別,建議可找家醫科或身心科。

===========================================================================
睡眠常見的迷思
===========================================================================
迷思1:裸睡最好?

有專家說裸睡時全身無束縛,最舒服也最健康,有人如法炮製覺得很有效,也有人卻老是夢到自己光溜溜逛大街而驚醒,其實要裸睡或穿什麼睡都要憑自己的感覺,有人喜歡只穿上衣和內褲,有些人穿整套睡衣,有的人睡覺要穿襪子,其實,一般柔軟透氣的衣物讓人感覺最舒適,容易放鬆,但只要自己覺得舒服,不管是裸睡或愛穿什麼,只要睡得著就好!

===========================================================================
迷思2:側睡比正躺好?

平躺正睡好還是側睡好?這也是見人見智。一般常建議右側睡,一腿伸直,一腿彎曲的姿勢比較輕鬆,且心臟位置較高,較不易壓迫,靜脈回流較順暢,也有人覺得正躺比較舒服,薛醫師提醒,喜歡平躺的人可在大腿和小腿間凹窩墊軟枕頭減輕腰椎壓力,而喜歡側睡者可在兩腿間夾著被子或枕頭,而壓下來的兩手間也要有靠墊支撐,這樣較不易影響血液循環,睡醒了才不易痠痛。

===========================================================================
迷思3:運動有助睡眠?

睡眠專家也常說「運動有助睡眠」,但有些人做完運動精神卻又來了。運動可壓抑快速動眼期,減少睡中多夢,確實有助睡眠,但問題是運動使體溫上升,必須散熱後才易入眠,所以助眠運動最好早點做,睡前只宜做放鬆肌肉的伸展操,運動別太激烈。

===========================================================================
迷思4:洗澡可助眠?

有人洗完澡就想睡,有人洗澡後卻充滿電力。別人的助眠良方不一定適用自己,洗澡雖然能使身體放鬆,但也會消除疲勞,因此最好找出適合自己的洗澡時間。

===========================================================================
迷思5:吃飽飽好入眠?

很多人吃飽就想睡,所以認為睡前該吃點東西,薛醫師提醒,睡前吃飽雖然很容易讓人想睡,但是吃飽入睡快卻也容易醒,而有糖尿病的人,更可能因為血糖快速上升又迅速下降而半夜餓醒冒冷汗,發生血糖過低的危險,因此睡前最好只小吃幾口,別太貪嘴。而且睡前吃的食物也要慎選,以免選錯了反而讓人睡不著。

(1)含色氨酸食物可助眠:色氨酸會轉換成可調節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如 小米粥、黑芝麻等食物。

(2)慎選醣類食物:醣類食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可促進色氨酸在腦中合成血清素,但宜以全麥等全穀類醣類食物為主,以免純澱粉食物造成血糖高低變化過快,反而影響睡眠。

(3)少吃高蛋白食物:蛋白質含有酪氨酸,會促進大腦思考力,這也是有些人喝牛奶可助眠,有些人反而睡不著,因為牛奶同時富含色氨酸及酪氨酸。

(4)別用酒助眠:酒精雖然能讓人想睡,但影響了中樞神經及肝臟運作,卻容易中斷睡眠而提早清醒,而且愈喝愈多,愈來愈難入睡。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17 14:34:20 IP:163.29.9.***
馬鈴薯燉肉 (3人份)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
刊第85期 ( 99年5月號 )






材料

馬鈴薯200克、豬瘦肉100克、洋蔥絲、香菜各少許

調味料

酒1大匙、醬油2大匙、味霖1大匙作法

做 法

1. 馬鈴薯切塊,泡水,去澀味。豬瘦肉切片 ,入鍋水煮燙熟 , 把雜質煮出
來,再取出沖乾淨。

2. 鍋中加油燒熱,先將洋蔥絲入鍋爆香,依序放入馬鈴薯塊和肉片,再加入
3杯水煮滾。

3. 放入味霖,小火煮到湯汁剩一半,再加入其他調味料燜煮到馬鈴薯能以筷
子輕易穿透後,熄火燜一下,起鍋,撒上香菜即可。


營養成分分析表
======================================
熱量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大卡) (公克) (公克) (公克)
======================================
412 27 30.1 35.6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17 14:33:19 IP:163.29.9.***
善用調味料 挑動您的味蕾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5期 (99年5月號)


善用調味料,您不用是大廚,也可讓料理美味加倍!

文/王御風
諮詢/陳韻帆(榮新診所營養師)
資料來源/《第一次做異國料理》 胡勝德/著 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醬油、鹽巴、糖、醋等調味料是台灣家庭廚房必備的調味料,這些調味料讓料理千變萬化,但除非是專業廚師,一般家庭的菜色變化仍然有限,吃久了還是會膩,多認識幾種調味料,就可輕鬆讓家中菜色有更多變化。

味霖

味霖是由糯米、米麴等材料發酵而成,是日本人家戶必備的調味品,在台灣多數人也一定都吃過以味霖調味的料理,只是沒機會好好認識、運用它。味霖的用處極廣,它的甘甜味可取代糖及味精,不含味精的人工化學成分,可充分提出食材的鮮味。味霖也有一般料理酒的功能,可去除腥味或臭味,但與料理酒不同的是,一般烹調時加酒可使食物變軟,味霖卻可防止容易煮爛的食物如魚類料理等崩散。另外,紅燒或燒烤的時候加入味霖,還可增加食物光澤,煮飯時滴幾滴味霖,也可增加米飯香Q口感。如果味霖與蠔油、醬油、糖以1:2:1:1.5的比例調和,加上少許香油,以小火煮至完全融化就是美味、好用的日式照燒醬。

黃芥茉

黃芥茉雖然極少在中式料理中出現,但對飲食西化的台灣人而言並不陌生,走進超商點個熱狗堡,或到速食店吃漢堡就有機會吃到它。黃芥末醬是由芥茉籽添加其它調味料調製而成,不像日式綠芥茉那麼辛辣嗆鼻,口感柔順、微酸。黃芥茉在西式料理中很常見,德國豬腳、烤羊肉、三明治、生菜沙拉、義大利麵等都用得上,可增加料理的鮮味及濃郁的口感。最簡單的食用法就是在一般沙拉醬中依個人喜好調入黃芥茉醬,可用來塗麵包、做沙拉,甚至抹在春捲皮上,加入燙熟的紅蘿蔔、蘆筍、玉米筍等蔬菜,就是爽口的蔬菜捲。

魚露

魚露又稱味露,是東南亞料理中最常用的調味料,是用鮮魚加鹽發酵後再添加其他調味料製作而成,同時具有鹹味及鮮甜味,不但可取代鹽及味精用來調味,還可讓料理多一分海鮮的鮮味。由於魚露味道較鹹,添加的時候不須太多,或可分次添加。家中準備一瓶魚露,不論炒、燒、蒸、涼拌等都非常好用,可使平凡菜色呈現獨特的風味。如果將2大匙魚露調入1大匙檸檬汁、2小匙細砂糖、再加上紅辣椒末及蒜泥,就是具有南洋風味的沾醬,像台式五味醬一樣,可沾各種肉類食用。



居家情報

材質變化×療癒系豪宅,回家就有... 超實用小宅 吹起流行風 讓人眼睛一亮的「清爽居家」設計

本週熱門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