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區網暫不接受承租戶申請加入~~更名捷運A+
社區討論版
高血壓患者與遺傳、年紀、肥胖脫不了關係1-2
發起人 maryy.liu      2010-02-08 11:24:25 IP:163.29.9.***
料來源:台北慈院公傳室
相信高血壓患者都會關心,一旦服用高血壓藥物後,是否代表一輩子都與藥物結下不解之緣?柯主任的看法,確定得到高血壓的病患,有一段時間會建議用「非藥物治療」,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低鹽飲食、規律運動及維持理想體重」,假如血壓因此獲得控制,或許不需藥物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反之,如果經過這樣的調整,血壓還是居高不下,這時醫師就會開始投以降血壓藥。
部分患有高血壓的人,由於很想把藥停掉,而臨床發現許多人剛停藥,血壓並不會馬上上升,會讓病患誤以為血壓已經控制住了!他表示,最保險的做法進行低鹽飲食、適度運動及維持理想體重的過程中,即使停藥,也要定期量血壓,才不會血壓上升而不自覺。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4年國人十大死因」高血壓位居第十名,柯主任強調,但如果把高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包括在一起計算時,所造成的死亡率幾乎與癌症(第一名)所造成的死亡率不相上下,值得民眾注意。
不可諱言,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柯主任補充,有些人受到情緒波動,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像過去舊金山地震發生,心血管疾病就增加不少。他表示,一天當中清晨或是剛睡醒的也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如果不幸發生心肌梗塞,一定要在12個小時內做心導管檢查,如此才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狀及心臟功能,並增加其存活率。
◎醫學小辭典
許多高血壓病患有所謂「白袍高血壓」(White Coat Hypertension)之情形,只要在醫院量血壓,則血壓一定上升,在家裡量反而血壓正常,所以剛到醫院,不要馬上量血壓,要休息一下再量比較準確。
回應者:maryy.liu      2010-12-17 20:26:17 IP:122.116.112.***
運動是健身 不是拼命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8期 (99年11月號)


上健身房已成為都會人常見的運動選擇,但許多不正確的運動觀念,往往讓健身未成先受傷。

文/王御風
諮詢/蔡效良(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現代化都會地區空間擁擠、空氣污染嚴重,加上白天紫外線過強,適合舒適運動的戶外環境不多,因此20多年前,台灣業者引進國外健身房概念,運用行銷技巧結合各式流行有氧體操、舞蹈等課程,帶動一股風潮,使到健身房運動變成一種時尚,甚至成為同事、朋友們的社交活動。

運動方法不對 危害身體更大

現代人運動不只為了健身,多數人是為了瘦身與塑身的目的,甚至希望能結合娛樂,讓運動健身更有趣。健身房多樣化運動項目與設施,確實培養不少運動人口,但有運動習慣,不代表有正確的運動觀念。

許多人以為只要有運動,或只要看到卡路里被消耗,就算運動,從未注意到錯誤的運動方式,反而使身體未受其惠,先受其害。不少長期在健身房運動的人,經常會發生不小心扭傷或肌肉受傷的情形,甚至還有因為忽略身體警訊,進行激烈運動而導致死亡的案例。

腰部傷害最常見

以往因為運動傷害而求診的病患多以學生為主,近年來運動風氣漸興,運動傷害的患者各個年齡層都有,腰部傷害最常見,其次是膝蓋及肩關節傷害。

常見健身房傷害的起因,主要是運動過量,像許多人以為一定要流汗才能達到運動效果,結果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關節磨損。其次,運動時沒有教練協助指導,使用運動器材不當,或運動前的熱身動作不夠,及運動技巧不純熟等都是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

一感覺疼痛 就該休息

大多數人對運動傷害的警覺性不高,往往痛了好幾天,影響到正常走路或日常生活時,才會去看醫生。其實,在一感到肌肉疼痛時,就應停止活動,並立刻冰敷是有效降低傷害的方法。

另外,一般人常誤以為運動傷害症狀一定是疼痛或局部紅腫,其實肌肉變得僵硬、容易疲勞也是運動傷害的症狀。

發生運動傷害72小時後,可以試著讓患部輕微活動一下,使癒合結疤的組織藉由關節活動的範圍排列生長,若等到完全復原才開始活動,疤痕組織會亂長,有可能使康復後的關節活動範圍縮小,影響到關節活動度。

運動5大守則 降低受傷機率

1.先暖身

開始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暖身動作,先做5到10分鐘跑步機、走路或騎腳踏車等活動,直到有流汗的感覺,即可達到暖身目的。

2.再做伸展

伸展背部、下肢、上肢、腹部等大肌肉,不同運動需用到的大肌肉部位不同,運動前需做伸展運動的重點也不同,騎腳踏車、重量訓練或跑跳等運動前要特別注意腹部大肌肉部位的延展;游泳需用到上半身肌肉群,因此應強調上肢肌肉的伸展;許多人喜歡的飛輪運動,則要加強背部、腹肌、下肢、頸椎肌肉的伸展。

3.擬定運動計畫

好的運動計畫應該是每次運動的質與量都不同,例如今天運動量較輕鬆,下次運動量就加重,最好每次都針對不同的肌肉群進行訓練,如果每次都使用同一部位肌肉,就容易因肌肉疲乏而受傷。

除了安排不同部位做訓練之外,不同目的適合做的運動也不同,許多人想要運動減肥,卻用錯方法,以為只要運動量夠大,就會有效,其實想達到減肥功效,運動時間至少要30分鐘以上,且無氧運動的目的為增強肌力,並不是減肥的最佳運動。就像許多人喜歡騎腳踏車或健行登山,雖然爬坡體力消耗較大,但因為爬坡運動屬於訓練肌力的無氧運動,身體較偏好使用肝醣來提供能量,消耗脂肪的效果就不如平地騎腳踏車或健走。

4.逐漸減緩

運動時,血流集中於四肢,突然停止動作,會使腦部供血量不足,容易暈眩或昏倒,因此結束運動時,最好逐漸減緩運動速率或強度,或是做些簡單的散步,而不要立刻站著、躺著或坐著不動。

5.再次伸展

運動會使肌肉處於緊繃狀態,運動結束前做些伸展動作,一方面幫助堆積在肌肉層的乳酸代謝,也可藉著拉伸肌肉,使肌肉回復彈性,就不容易產生肌肉傷害;另一方面,拉長肌肉也會讓身材看起來更均勻、修長。

不要等渴了才喝水

一般人在健身房運動時間約在1小時左右,最好固定每15分鐘就喝200㏄白開水。因為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體內水分通常已流失20%,身體缺乏水分會使人感到疲乏,而容易產生錯誤判斷,造成運動傷害。

有些人以為補充運動飲料可增加體力,比喝白開水更好,其實運動飲料因為常含有過高的鈉及鉀,因此比較適合在太陽底下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的運動員。如果真的要補充運動飲料,也需經過稀釋,將飲料中糖濃度降低至10%左右,因為運動後喝含糖過高的飲料,容易使腸胃道吸收不良,反而出現腹瀉、脫水情形。

足夠的休息

運動後的恢復期也不可輕忽,當身體狀況還沒有足夠的休息就再次運動,也會提高運動傷害的機率,因此,如果運動後的隔天,身體仍感到疲累,最好先休息,等休息夠了,才能繼續運動。

運動時會消耗人體內的肝醣,產生疲倦感,運動若超過1個小時,在運動後1小時內最好吃些東西,以增加能量,較快恢復體力。如果想減肥,就不要吃太多,但不要完全不吃,不然會因血糖過低而變得更疲倦。

運動是否有效
以最大心跳率為準

健身房多數健身器材會提供計算消耗熱量的記錄器,但卡路里消耗量和身體負荷量不一定成正比,消耗卡路里不代表運動強度達到個人標準,應該用最大心跳率(最大心跳率的算法:最大心跳率=220-年紀)計算才比較精確。

要達到最大心跳率的7成到8成5,才算是有效的運動,如果未達7成,就需增加運動強度,而運動達7成左右,即使不感到累喘,也可達到減肥功效,但如果超過9成,就是運動強度太高,將會增加運動傷害的機率。

運動種類很多,不論做什麼運動,最重要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比較容易持之以恆,同時注意預防運動傷害,就能獲得運動帶來的好處。

PRICE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Protection  保護患部,如用護具或副木固定,減少傷害擴大。
* Rest  多休息
*Ice  一出現運動傷害的72小時發炎期之內一定要冰敷,最好每4
小時冰敷30分鐘,受傷後第4-7天內可繼續冰敷,直到沒有
疼痛感最好。
*Compression 用繃帶綁住扭傷部位,可避免腫脹更嚴重,也可減少受傷
關節活動量,防止生成過多結疤組織。
*Elevation  將受傷部位抬高,比較不容易腫脹。

 
 

回應者:maryy.liu      2010-12-17 20:22:59 IP:122.116.112.***
面對卵巢癌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卵巢癌手冊



與所有的癌症一樣,卵巢癌好發於成年後期與老年期的女性,尤其以五十歲以上的婦女為主。對這個時期的女性而言,她可能剛剛從職場上退休,準備好好享受人生最後的階段,尤其孩子都長大成人,甚至事業有成,她可以暫時褪去母親的角色與責任,好好為自己活個幾年,但是卻在這個時候罹患卵巢癌,生活的規劃完全被打亂,對她無疑是重大的打擊!

由於卵巢癌的症狀並不明顯,無法早期發現,等到發現異狀的時候,腫瘤可能已經轉移至整個腹腔,甚至遠處器官。癌症的診斷足以讓病人、甚至整個家庭瀕臨崩潰,更何況診斷出來已非初期癌症,這讓病人的疾病適應成為更艱難的任務!

從治療來看,因為通常發現時癌症已經擴散至其他部位,所以卵巢癌的手術治療範圍通常很大,包括: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等,而腹腔粘連是最容易出現的副作用,長期的腹脹腹痛也是疾病適應過程中需要調適的重點之一。加上卵巢癌的治療除了手術外,還包括副作用不算輕的化學治療,掉髮、體重減輕等對病人的身體心像都有嚴重的影響。

從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對即將邁入老年期的女性來說,身體外觀的改變原本就是其最主要的生命任務,而卵巢癌更是加速了成年後期的罹病婦女必須面對更大的自我形象落差。

如何協助病人修復外觀的變化,如:戴假髮、化妝等,是提升病人對自我形象自信心的好方法;至於對自己價值與角色功能的復原,則必須透過家人間的支持與溝通,協助病人體驗「即便我生了這個病,我仍然具有病前所擁有的美好特質」,比如:關心他人、溫暖、喜歡助人等。

即使卵巢癌好發於成年後期及老年女性,但仍有許多年輕女性難逃卵巢癌的侵襲,對她們來說,親密關係與生育是最重要的生命任務,不過,卵巢癌與其治療方式卻阻礙了這些任務的發展與達成。以手術治療為例,除非疾病屬初期,或沒有生育的顧慮,通常手術摘除的範圍都非常大,尤其摘除卵巢造成未停經婦女的更年期症狀,對婦女與伴侶間的性生活造成困擾〈分泌物減少〉,更讓病人疾病適應的過程難上加難。除此之外,如果病人尚未生育,但疾病的進展又無法保留單側卵巢,不孕將是年輕夫婦面臨的重大考驗。就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孕育生命是天職,也是女性價值的基本來源,當女性喪失最基本的功能時,其存在的價值也就被大打折扣了。在台灣這個仍無法脫離傳統約束的社會,對不孕婦女的標籤可說是卵巢癌病人的二度傷害,進而導致為避免社會的眼光與烙印而孤立自己的結果。

當然我們仍不可忽略男性配偶對卵巢癌的知覺,因為這是影響其對病人支持的重要因素,有些男性因為對卵巢癌不正確的認識,而認為無法再有正常的性生活,或者因為無法面對病人不再完整的身體而拒絕親密關係,這些錯誤的認知都會直接傷害病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無法感受到被支持與關心。

當然,男性配偶也有權利害怕與恐懼,但如何在不傷害病人及彼此關係的狀況下表達這樣的情緒是很重要的。開放地將自己的想法與病人溝通,為保護病人而隱晦地傳達一些訊息往往造成更大的傷害!而病人試著不扭曲與誇張配偶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也是很重要的。

 
 




回應者:maryy.liu      2010-08-17 08:27:05 IP:163.29.9.***
蚊子總是愛找我  


您有老被蚊子叮咬的困擾嗎?瞭解蚊子習性、做好防蚊措施,減少被叮咬的痛苦,也避免疾病傳染。

文/吳靜美
諮詢/葉斯維(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一群好友到野外郊遊,回來雙腳變成紅豆冰的,總是我!家裡紗窗沒關好、蚊子跑進屋裡,總愛在我耳邊嗡嗡作響!為什麼蚊子總是愛找我?

皮薄肉嫩體溫高 蚊子的最愛

如果蚊子總是愛找您,可能是因為您的皮膚較薄;蚊子是一種很聰明的古老生物,從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經過演化,蚊子已發展出優良感熱感光系統,能敏銳感受光與熱的方向。

皮膚較薄嫩的人,因為皮膚表皮層微血管較明顯、充血量多,所以表面溫度較高,正是蚊子最容易察覺到「好食物」的目標。另外有些體溫原本就比較高的人,對蚊子的吸引力也比較大。

蚊子會欺生?!

在一群人中,蚊子常特別愛叮某一人,此時常有人會笑著說:「因為那隻蚊子是公的,所以特別喜歡妳!」其實,會叮人的只有母蚊,因為母蚊體內的卵要成熟、成形,必須利用血液中的營養素來促進,所以必須叮人吸血。而蚊子在吸血時,隨著唾液會注入麻醉劑、血管擴張劑及抗凝血劑等,方便持續吸血,但因其中含有引起過敏的蛋白成分,所以被叮的人會產生過敏反應,而出現腫包、搔癢等症狀。

哪一種蚊子咬人最癢?葉醫師說,因人而異,但未接觸過的蚊子種類,被叮後腫包及搔癢等過敏反應會比較激烈。因此常被叮咬後容易使身體適應而免疫,所以常發生當地人對蚊子叮咬毫無反應,外來的客人卻被叮得又腫又癢等情況。

為何蚊子總是嗡嗡叫?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蚊子總愛在耳邊嗡嗡叫,有時半夜被蚊子吵到睡不著,只好起床滅蚊,真煩人!為什麼蚊子這麼不識相?

葉醫師指出,蚊子能感受光與熱能,人體比較容易暴露在衣服外就是頭臉與手腳,但通常蚊子比較不喜歡光亮的地方,所以蚊子不太會叮人的臉,即使出現也只是「路過」,而比較喜歡在陰暗處徘徊、叮咬,如耳後、腳等部位,這就是為何常會聽到蚊子嗡嗡聲的原因。

避免被叮 有撇步

台灣雖小,蚊子種類可不少,葉醫師表示,為了避免引起登革熱等傳染疾病,所以即使身體已經「適應」蚊子,還是避免被叮為妙。要預防蚊蟲叮咬,最重要是做好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清理可能孳生蚊蟲的環境,例如水漥、空瓶空罐等都是蚊子幼蟲成長的地方;而家裡若有水生植物,可養漿魚等吃蚊子幼蟲的小型魚類,就不必擔心養蚊子的問題。

此外,傍晚、凌晨是蚊子最活躍、交配的時間,也比較容易叮人,所以一大早或傍晚外出運動、假日出遊等務必做好防蚊措施,穿著長袖、長褲等服裝,盡量不要讓皮膚暴露在外。

防蚊液 先局部試用

市面上防蚊液種類很多,葉醫師指出,有些防蚊液標示可噴在手腳、皮膚上,不太會造成傷害,不過還是應該避免噴在臉上、口鼻等地方,以免造成傷害;有些人可能對防蚊液過敏,因此第一次使用的產品,最好先在手腳上局部試噴一下,沒有過敏或不良反應才繼續使用。

至於使用防蚊液或防蚊乳,則視個人喜好而定,防蚊液比較清爽、涼涼的,但大多有酒精成分,比較容易揮發或隨著汗水流失,通常一兩個小時就必須再補一次;防蚊乳可維持比較久一點,但有點油、比較黏,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夠清爽。

小心越抓越癢

到戶外活動時,最好隨身攜帶有薄荷成分的藥膏,通常這類藥膏會含有少量麻醉成分,一旦不小心被蚊蟲叮咬,擦一下比較不會癢;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搔抓,因為越抓會使過敏反應更劇烈而更癢。如果實在癢得受不了,可請醫師開給口服抗組織胺、擦少量含低量類固醇的消炎藥膏。
有些人會用拍打方式止癢,葉醫師表示,由於痛和癢的感覺是走同一神經系統,所以適度拍打應該對止癢有點用;還有人用冰敷來止癢,也有點效果,但要小心不要凍傷。

色素沈澱 要注意防曬

有些人被蚊蟲叮咬後癢得受不了,拚命抓的結果,就是留下難看的疤痕。葉醫師表示,如果癢得受不了就服藥或擦藥,盡量不要抓,因為搔抓的動作就容易造成皮膚黑色素沈澱,此時可先用些淡斑藥膏來改善,做好防曬措施、避免日曬,經過大約3∼6個月之後,黑色素沈澱會逐漸消失。但是,一旦引起發炎、細菌感染,而造成潰瘍、留下疤痕等,就比較不易消失,要尋求皮膚科醫師處理了。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9 09:15:07 IP:163.29.9.***
中風  




【資料來源】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醫生,我有問題:聽說中風沒有處理好,會變阿達,有這麼嚴重嗎?

立刻要做的事:保持鎮定,鬆開束縛頸部或胸部的衣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維持側臥,儘速就醫。

會有那些狀況?

定義:

俗稱的中風,指的就是突發性的腦血管疾病。因為腦血管阻塞或腦血管破裂而造成突然的大腦局部或全部的功能失調,腦部組織受到壓迫或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灌流,而導致機能受損或壞死。

臨床症狀:

通常中風是突然發生的。其症狀進行快速,輕者可以使人半身不遂或言語失常,嚴重的可能當場死亡。身體受到腦中風所影響的部位大多為相對於腦部的另一側。多數症狀為臉部或一側肢體突然感到無力或麻木、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頸部僵硬、突然視力模糊、多重影像或是一邊視野看不到、無法言語或不能理解他人所說的話、平衡困難或頭昏眼花。

造成原因:

會造成中風的原因,簡單的說有下列三種:第一就是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產生狹窄、阻塞,特別是頸動脈及其分枝的血管。動脈粥狀硬化是因血液中膽固醇在動脈內壁形成脂肪沉積,這便是造成血管變窄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就是從心臟或頸動脈腔壁上掉落下來的血栓或動脈粥狀硬化剝落的碎片,塞住了腦部血管。第三就是腦部血管的破裂。

結果:

一旦發生腦中風,不僅急性期的醫療照顧支出增加,一般來說,腦中風的患者除嚴重致死外,或多或少都會有後遺症出現,僅少數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絕大多數病人都需要有人照顧,成為家庭與社會的沉重負擔。

要怎麼預防才好?

1.均衡的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少吃動物油脂及內臟。

2.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應按照醫師的指示悉心配合治療。

3.不抽菸且不過量飲酒。

4.規律的運動。

5.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家屬應保持鎮定。

2.鬆開患者束縛頸部或胸部的衣物,取出假牙。

3.保持呼吸道暢通,維持側臥,不餵食任何東西。

4.若有抽搐情形,把毛巾捲起來放入口中,以防止咬傷舌頭。

5.儘速送醫。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儘速就醫是成功治療中風的關鍵因素,所以一有症狀應儘速就醫查明,不要等待是
否症狀會消失才就醫。

2.不要輕忽前兆:如果您有暫時性局部缺血性發作的出現,或是無法確定是不是,都
請您儘速就醫。


===========================================================================
Dr.H 提醒您

中風不是全然沒有前兆的,有時中風的症狀「忽現忽沒」,有些人會經歷一次或數次因為灌流不足而引起的短暫症狀,例如半邊肢體或臉部的麻木或無力,突然間單眼視力的惡化、突然間聽不懂人家說的話、突然間暈眩或站不穩等。這些症狀通常持續數秒至30分鐘,我們稱為暫時性局部缺血性發作。所以,不要輕忽這個前兆,如果您出現了上述的症狀,或是無法確定是不是,都請您儘速就醫。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9 09:07:36 IP:163.29.9.***





膽固醇有好、有壞?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但觀念卻不見得正確,如果您也常聞膽固醇而色變,請重新認識它的好與壞。

文/丁彥伶
諮詢/何一成(榮新診所副院長)、薛光傑(高雄榮總家醫科主治醫師)

啊!你的膽固醇過高,小心會血管硬化、當心中風、心臟病…」幾乎所有關於膽固醇的說法,都是負面的,很多健康食品也以降膽固醇為號召,膽固醇真有這麼壞嗎?或許您不知道,膽固醇是身體的好朋友,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沒有膽固醇,人也活不了。

現代人注重健康,聽到膽固醇總如臨大敵,但人其實不能一日沒有膽固醇,何副院長表示,人體是由細胞所構成,而膽固醇正是固定細胞的細胞膜重要的組成,曾有研究發現,飲食缺乏膽固醇的實驗動物容易發生細胞破裂,膽固醇正常才能保持細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沒有膽固醇,動物的生命就無法形成了。

膽固醇也是合成人體各種激素很重要的原料,人體腎上腺皮質素以及性腺等各種激素,例如雌激素、睪固酮,以及維他命D等,它們的前趨物都是膽固醇,肝臟分泌來代謝脂肪的膽汁時,也需要膽固醇來幫忙形成膽汁酸。

壞膽固醇沒那麼壞?

一般醫師為了比較好向患者解釋,常會把膽固醇分成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所謂好的膽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存在於高密度脂蛋白上,而壞的膽固醇指的是存在於低密度脂蛋白上的膽固醇,會把它說成是「壞的膽固醇」,原因在於它比較容易被氧化,若在血脂中比例太高,被氧化的低密度膽固醇就會在血管壁內沈積,形成斑塊,再進一步形成粥狀硬化。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剛好相反,它會把多餘的膽固醇,以及沈澱在血管壁的被氧化膽固醇收回來,讓硬化的血管變得更有彈性而產生保護力,所以被稱為「好的」膽固醇,不過何副院長表示,「好的膽固醇」雖然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壞的膽固醇」並不壞,因為低密度膽固醇是運送細胞所需養分很重要的運送者。

膽固醇過低容易老化

現代美食愈來愈多,民眾普遍飲食過度,因此容易有膽固醇過高的現象,最常見的情形,是民眾檢查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或是覺得自己變胖想減肥,因此開始吃低油甚至無油飲食。但如果像有些偶像明星除了下午6點以後不吃東西,平常所有食物都要先漂過水才吃,如此嚴格的控制膽固醇,反而會因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使皮膚容易顯得沒有彈性、易生皺紋。

臨床上,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的患者血管也變得比較沒有彈性,甚至會有體力較差、易疲倦,做事提不起勁,因為很多荷爾蒙的分泌都要靠膽固醇輔助,有研究發現,女性總膽固醇低於140mg/dl,易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男性也易情緒低落,成人易發生腦力變差,而孩童則是發育受阻等等,因此也不能過度限制油脂攝取。

壞膽固醇降太低 增加罹癌率

3年前刊登在美國心臟學學院期刊中,由波士頓塔夫茲大學的研究發現,利用可有效降低所謂「壞的膽固醇」的降血脂藥,使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降得很低時,罹癌率卻上升,因此醫界對血脂控制也不敢太過嚴格。何副院長強調,低密度膽固醇是因人本身體質,或是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濃度過高才會變壞。

一般健康人的總膽固醇量,或是高低密度膽固醇的含量最好控制在標準值的中間值;例如總膽固醇含量標準是140mg/dl到199mg/dl之間,健康人最好控制在150mg/dl至170mg/dl,低密度膽固醇最好保持在90mg/dl至110mg/dl,高密度膽固醇則應保持在60mg/dl至80mg/dl間。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

很多人認為自己太胖,又常覺得脖子緊繃頭痛,就懷疑一定是血脂過高,便趕快吃魚油等號稱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產品,或直接要求醫師開「降血油」的藥,薛醫師表示,其實膽固醇高低與否,不是用「感覺」發現的,必須經過檢查,而且降膽固醇的方式也有「分級制」,不能說開藥就開藥。

所謂血脂超過標準,要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才會安排進一步分析膽固醇中的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若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60mg/dl,或高密度膽固醇低於40mg/dl就要注意或加以控制。

若患者已經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周邊動脈粥狀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可直接用降血脂藥治療,如果沒有,則再評估是否具有2個以上之「冠心症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或女性大於55歲、家族一等親有男性55歲以下或女性65歲以下時已罹患冠心病,以及肥胖、吸菸等情形,若危險因子超過2種以上,亦需藥物和飲食雙管齊下。若無上述之情況,僅是血脂偏高,則患者需先經3至6個月「飲食療法」控制飲食,如血脂仍過高才考慮併以「藥物治療」。

檢查時通常也會檢查另一項指標:三酸甘油脂,即所謂的「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的標準也是200mg/dl,在血脂異常的過度期,很多人會驗出三酸甘油脂超標,總膽固醇則在臨界值。

若只有三酸甘油脂超標,而總膽固醇仍正常,雖然顯示患者血脂代謝已出問題,長期將造成血管硬化,但仍不會建議立即使用藥物,而是建議患者先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並持續追蹤,但若三酸甘油脂濃度超過500mg/dl,引發胰臟炎的風險升高,才可直接加以藥物治療。

血脂異常患者採取飲食控制及運動後,一般會在3到6個月追蹤一次,若兩次複檢低密度膽固醇依然很高,就要用藥控制。目前降血脂的藥物都具有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患者再搭配飲食及運動,血脂控制效果更好。
好膽固醇 UP!UP!

過去認為嚴格飲食控制和運動,只能各降低10%的膽固醇,因為約7成膽固醇是人體自行合成,所以膽固醇太高時只有藥物才有效,但何副院長表示,飲食加上運動,改善的效果絕不只有20%!
因為好的食物如蔬果或全穀類食物中含有抗氧化物質維他命C、維他命E、多酚類或是黃酮、花青素等,有減少低密度膽固醇被氧化的功能,也能讓壞膽固醇不易沈澱在血管壁上,而「多運動」,更被發現是提升好膽固醇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飲食和運動會影響人體合成膽固醇,兩者對膽固醇的改善,效果甚至能達到5成以上。

錯誤降膽固醇方法 STOP!

膽固醇過高的人往往過度擔心血脂過高,因此除了吃藥降血脂外,朋友和家人也會「好心」地推薦平常要多吃降膽固醇的保健食品,但這兩年醫界卻發現,服用降血脂藥若再加上如紅麴等保健食品,可能傷肝腎,何副院長建議,降膽固醇保健食品只能當輔助,重要的還是飲食控制及多運動,若已經開始服藥,為免引起藥物交互反應,不宜亂吃保健食品。

============================================================================
飲食控制好 7成3個月變正常

1. 肉類脂肪占3成

由於人體肝臟會自行合成膽固醇,因此額外從食物攝取膽固醇建議量,每天只需要300毫克,相當於1顆雞蛋的量,所以每天由脂肪提供的熱量最健康的比例是占2至3成,也就是,每天攝取熱量1,500大卡到1,800大卡的人,20-30%的脂肪量來計算,每克油9大卡,所以每天油脂攝取量要控制在40克到60克內。

這個量除看得見的油外,還要包括「看不見的油」,看得見的油是指烹煮或食物調味所加的油,看不見的油則指食物本身,或食物製造過程中添加的油,牛、豬、羊等肉類脂肪因為多為飽和脂肪最好只占3成,另外7成來源應來自魚肉及堅果類植物油,把握這個原則,應該可以控制得不錯。

2. 慎選肉類

同樣是肉,不同肉類所含的膽固醇量也不同。由於現代人膽固醇普遍攝取過高,何副院長建議需要控制膽固醇的人,今天如果吃了1顆蛋,就要少吃肉。若想吃肉,與其吃牛、豬、羊肉,不如吃雞肉,與其吃雞肉,不如吃魚肉,因為牛、豬、羊肉裡的飽和脂肪含量達到60%,而雞肉含40%,水產類的飽和脂肪只占20%,鴨鵝則介於雞肉和水產之間,約含30%。

但也有例外,例如雞腿和雞翅就比豬腱子肉的飽和脂肪量高,豬腱肉飽和脂肪量只有10%,而雞翅則有40%;魚也一樣,雖然現代人多強調吃魚皮可增加皮膚彈性,但因魚皮、魚卵膽固醇含量高,最好還是少吃。

各種肉品飽和脂肪含量表
=================================================
肉品種類 飽和脂肪含量
=================================================
牛、豬、羊 60%
=================================================
雞 40%
=================================================
鴨鵝 30%
=================================================
水產 20%
=================================================
豬腱肉 10%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7 06:40:01 IP:122.116.112.***
外用藥不是用了就好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6期 (99年6月號)


外用藥因為不是吃進肚子裡,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正確的用法,其實小動作也可能影響藥效與健康。

文/吳靜美
諮詢/簡淑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

每個人家中多少都會存放一些外用藥,以備不時之需,例如:蚊子咬了,擦點清涼藥膏;跌倒破皮,清洗一下,塗些藥水。別以為外用藥不必吃進身體裡而不在意,事實上,外用藥的種類繁多,使用方法必須正確,才能充分發揮藥效;用錯了,即使是小傷口也可能引發大問題。

【皮膚軟膏】 別塗太厚

經皮膚吸收的藥物,是外用藥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最容易被大家「亂用」的一種,在皮膚上塗塗抹抹,誰不會呢?可是經皮膚吸收的藥物,並不是有擦就能發揮藥效。

皮膚外用藥中最常見的,就是軟膏或乳霜狀藥物。簡主任指出,軟膏或乳霜狀藥物,使用時應擠出適量在經滅菌處理的棉花棒上,再塗抹於患處,若不小心擠出太多,也千萬不要再抹回容器內,以免整罐藥物都受到汙染;使用後,應確實將蓋子鎖緊,再拿乾淨的衛生紙,把管帽上多餘的藥膏擦掉。

塗藥時,只要在患處塗上薄薄一層即可,不需要塗太厚,以免影響藥物吸收;塗抹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過猛,也不需要搓揉,尤其是濕疹,以免反而使症狀惡化。塗完藥後,若不是醫師指示,不宜自行貼上OK繃、紗布等覆蓋物,以免藥物沾黏或不透氣、潮溼,影響患處復原。這類外用藥膏或乳霜,只可使用在皮膚上,千萬不能用在眼睛。

皮膚外用藥通常不可存放在溫度過高(避免日光直射)或過低(例如冷凍庫)的地方,以免軟膏或乳霜分層、變質,影響藥效;一旦藥物過期、分層或變色,就不要再使用。

【皮膚貼布】 洗淨身體部位再貼

皮膚貼布常被用來做為疼痛的治療,簡主任表示,皮膚貼布使用前,應先把要貼的皮膚部位用清水洗乾淨,等完全乾燥後再貼,且最好選擇貼在皮膚面積較大、較平整的地方,不宜貼在有毛髮、傷口、結痂、或接受放射治療的部位,以免貼布脫落,或造成其他傷口上的不適。

此外,貼布與皮膚接觸的時間,除非經過醫師指示,否則最好不要超過8小時,以免引起皮膚過敏、紅疹等問題;止痛貼布大多含有清涼或發熱成分,因此在洗澡時應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沖洗,且盡量避開患處,以免刺激皮膚。

更換新貼布時,最好選擇貼不同的皮膚部位,以減少皮膚不適;同一個位置的皮膚,最好隔幾天再重複用藥,以免引起過敏等問題。

【眼睛用藥】 勿觸碰手臉

許多人點眼藥水時,用兩手指把上下眼皮用力撐開、滴進眼藥水,然後放開手指,眼睛眨一眨避免眼藥流出眼眶。這樣對嗎?

簡主任表示,眼睛是靈魂之窗,因為很敏感,不能有一點異物存在,所以清潔衛生很重要。在點眼藥之前,一定要先洗手,並把隱形眼鏡拿出來,如果藥品屬於懸浮液,必須先搖勻,才能使用。

點眼藥時,應將下眼瞼輕輕往下壓,或拉開露出一個空間,頭往後仰,將滴管或藥瓶放在下眼瞼上方、距離眼睛大約2∼3公分的地方,眼球往上看、滴入眼藥水,或點入0.5∼1公分長的眼藥膏,再放開下眼瞼。點眼藥時,盡量不要讓瓶口或滴管碰到手、臉、眼睛或其他任何物品,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點完眼藥水後,張開眼睛至少30秒,以免藥水流出。如果點的是眼藥膏,則可輕輕閉上眼睛,讓眼珠在裡面轉一轉,使藥膏散布均勻。若同時點多種眼藥,則每種眼藥之間要相隔5∼10分鐘,先點眼藥水、再用眼藥膏,以使每種藥物都能充分吸收。

另簡主任提醒,眼藥不可與他人共用,以免交叉感染。眼藥水在1個月內沒有用完,最好丟棄不用;有些眼藥會使視力模糊幾分鐘,在視覺未恢復正常之前,不可開車、或操作危險機械。使用後如果覺得眼睛癢、或燒灼的感覺達好幾分鐘以上,最好馬上就醫檢查。

【鼻噴劑】 一手壓一手噴

鼻噴劑使用前,先把鼻腔清理乾淨,然後一手握住藥瓶、把噴頭放進鼻孔內,另一手食指壓住另一邊鼻孔,頭稍向前傾,用手壓出指定劑量,同時慢慢用鼻吸入、用口呼氣。如果使用的是鼻滴劑,則使用後最好靜躺一兩分鐘,並慢慢轉動頭部,使藥劑分布均勻。

使用後,藥瓶噴口要用清潔的紙巾擦乾淨,再放回瓶內,不要用水清洗藥瓶噴口,更不可與人共用。若病情持續或更嚴重、用藥後鼻腔有搔癢或燒灼感,最好立刻就醫。

【外用藥】 非經指示勿放冰箱

所有外用藥物,若有結晶或變色等變質情況,千萬不可再用。藥品保存時,要放在陽光曬不到的地方;除非有醫師或藥師指示,否則都不需要放進冰箱保存。
外用藥在使用前後,都一定要先把雙手洗淨,避免細菌污染傷口、或殘留在手上的藥物隨著食物吞入口中。


回應者:maryy.liu      2010-07-27 06:38:31 IP:122.116.112.***
為什麼得卵巢癌?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卵巢瘤手冊


卵巢癌的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有一些危險因子被認為與卵巢癌的發生有關:

●荷爾蒙因素:就目前所知,排卵過程從未間斷的卵巢,因為不斷的排卵, 會使體內性腺激素維持在高濃度的狀態中,對卵巢上皮細胞造成慢性的刺 激,因而增加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所以如未曾懷孕、不孕、生育子女數 少的人,則罹患卵巢癌的機率較高。相對的如懷孕、餵母乳、吃避孕藥這 類會使卵巢中斷排卵的活動,處於休息的狀態,便會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環境因素: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工業的物理性或化學性產物可能是造成卵 巢上皮癌的粉 ) , 可經由陰道逆行至卵巢而使腹腔及骨盆腔長期暴露於致癌物質中。有研究顯示,會陰部滑石粉的暴露比無暴露者多了 1.9 % 的機會得到卵 巢癌。

●家族病史:家族中一等親( 如母親、姊妹、女兒等 )中有人得到卵巢癌 時,此一家族較其他婦女得卵巢癌的機率將增高約 50 %;若不只一個人 得到卵巢癌時,那得病機率會更高。 至於其他的近親,如祖母、姨媽或表姊妹等中,若有人得到卵巢癌 ,則家人得病的機率也比沒有家族病史的人多。

●乳癌:目前研究顯示,乳癌與卵巢癌有一個共同基因 ( BRCA1 ), 乳 癌患者有兩倍的機率得到卵巢癌,而卵巢癌的患者則有三倍的機率罹患乳癌,而且若母親、姐妹曾有人得過乳癌,則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增高,這種遺傳傾向也和這個基因有關。

●飲食:肥胖、喜歡吃高脂肪低纖維食物的人,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 有研究也指出 , 喝全脂奶粉者得卵巢癌的比率是只喝脫脂奶粉的 2.6倍。

●年齡:大多數的卵巢癌患者年齡超過五十歲,超過六十歲的婦女得卵巢癌的機會更是大為提高。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31 13:50:34 IP:122.120.131.***
護牙 從小開始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5期 (99年5月號)

照顧牙齒必須從小做起,才能到老都擁有一口健康、美觀的好牙齒。

文/吳靜美
諮詢/高資彬(健保局研究員、牙科醫師)

才5歲的小麗因為家人的寵愛,整天幾乎是零食不離身,晚上睡覺時還有吸吮大拇指的壞習慣。她很喜歡笑,笑容天真、非常可愛,唯一的缺點是滿口蛀牙令人「驚嘆」。

不過小麗的媽媽卻覺得,反正乳牙早晚會換掉,乳牙掉了還會長新牙,等長出恆牙再好好保護就好了,不必太緊張,也就隨它去了。

乳牙很重要

就因為這樣錯誤的觀念,很多兒童在恆牙還沒有長出來之前,就已經注定了未來牙齒不健康、排列不整齊的前因,令人惋惜。

根據台灣地區成年以上人口的口腔健康調查顯示,國內成年人有大約9成都有程度不一的蛀牙;而國健局調查也發現,國內40歲以上的成年人,也有9成患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炎者。這樣高比率的牙齒問題,與小時候的錯誤觀念脫不了關係,因此不及早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將會影響未來的牙齒健康。

高研究員指出,乳牙對孩子非常重要,它具有幫助發音、咀嚼食物並刺激下巴骨頭生長、保持漂亮臉型等功能,一旦乳牙受傷或蛀牙,牙齒的疼痛可能導致孩子害怕吃飯,或長期以單邊牙齒咀嚼,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生長遲緩或臉型發育不對稱;若乳牙提早脫落,會導致缺牙的鄰近牙齒位移,造成恆牙萌發空間不足、齒列不正,不但會使未來恆牙的咀嚼效率降低,也使恆牙更容易產生蛀牙或牙周病。當然,不論是生長遲緩、臉型不對稱或齒列不正等,都間接影響了孩子未來的自信心。

此外,乳牙受傷或蛀牙,也可能因細菌感染,引起膿腫或蜂窩性組織炎,危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護牙一定要從小做起。

出生開始就要清潔口腔

高研究員指出,兒童最常見的牙齒問題是齲齒(蛀牙)、牙周疾病、齒列不正及牙齒外傷。從幼兒出生後開始,父母就應在哺乳完畢後,為孩子清潔口腔;等乳臼齒相繼長出,就可以用牙刷幫寶寶清潔牙齒;待孩子稍大一些,就應該教他正確的刷牙方式及口腔衛生保健,以養成日後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蛀牙及牙周疾病。

孩子如有齒列不整齊或咬合不正等問題者,由於牙齒的清潔更不容易,家長也要更留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有蛀牙 快治療

由於乳牙非常重要,高研究員表示,在乳牙還很完整、未蛀牙之前就應好好保護,定期檢查、塗氟及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有輕微的淺度齲齒,就應及時治療,填補齲齒問題或溝隙封填治療,並加強維持口腔衛生;如果輕微蛀牙未能及時治療,導致嚴重齲齒,就可能合併牙根尖膿腫(即俗稱的牙胞),牙齦常發炎疼痛、恆牙胚胎也可能遭受侵害,導致未來恆牙發育不良,所以要儘快就醫,做完整的根管治療。

他說,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比較脆弱、容易斷裂,因此必要時,可做乳牙的不鏽鋼合金牙套來包住、保護牙齒,直到恆牙長出,不鏽鋼合金牙套會隨著乳牙脫落,完成它的階段性任務。

給恆牙留空間

即使是乳牙,牙齒仍是能留則留,以保護未來恆牙的成長空間,但若是齲齒嚴重到一定程度仍未能好好治療,就可能造成口腔內經常發炎、牙周疾病、到處都是膿瘍等,甚至造成顏面腫脹、發燒等,必須馬上澈底治療,甚至拔除齲齒的殘根。

如果乳牙非拔不可,留下的空缺最好用空間維持器,來維持繼生恆牙所需的萌發空間,避免第一恆臼齒向前移動,使空間喪失,造成未來恆牙齒列不整等問題。

換牙時的拔牙時機

6-12歲是孩子的換牙階段,有時候看孩子的小乳牙已動搖、要掉不掉的,該不該立刻拔除?高研究員表示,如果乳牙已開始動搖,表示底下的恆牙已開始長出,乳牙的牙根會自行吸收、乳牙會自行脫落,不必擔心;但如果恆牙已冒出頭、或長歪了,上面的乳牙卻還不脫落,最好立刻請牙醫師協助拔牙,以免長出的恆牙歪斜,影響美觀。

但如果孩子到了該換牙的時機仍未換牙,或對換牙的情況覺得質疑,則不妨請牙醫師協助檢查,究竟是恆牙不全、未來乳牙必須代替恆牙?或恆牙受到乳牙的阻擋而難以長出,找出原因,才能使孩子的牙齒正常生長。

咬合不良 提早矯正

咬合不良、齒列不正等問題,不但影響未來的恆牙生長,也使得牙齒清潔更不容易。乳牙的咬合不良或齒列不正等問題雖然不必馬上做一般的齒列矯正,但還是要請牙科醫師協助,配合乳牙換牙的黃金時期,調整出恆牙生長的足夠空間,引導恆牙往正確的位置生長,可省去未來恆牙矯正的麻煩。

高研究員指出,曾有一名小患者因乳牙位置不正,他教這名小患者在換牙期間,用壓舌板或筷子等,去壓整不整齊部位的牙齒,設法讓牙齒長正;小患者咬合不良狀況,有些可用簡單的方法去調整,但需要有愛心、有經驗的兒童牙科醫師,才能執行。

無論如何,換牙期間是牙齒長得整不整齊很重要的時期,經過一番努力,待恆牙全部長出,不整齊的情況就會比較有限,未來牙齒矯正也會比較容易。若恆牙已全部長出,牙齒仍不整齊,則牙齒矯正的時間越早越好,因為此時牙齒比較容易調整,矯正時間會比較短;等年紀越來越大,牙齒矯正就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

改掉飲食壞習慣

高研究員指出,孩子大多喜歡吃糖果、零食,因此更容易在牙齒之間長時間堆積食物殘渣,引起蛀牙,由於食物殘渣在口腔內很快就會開始分解、產生細菌、累積牙菌斑,因此只要吃完東西後,3分鐘內一定要刷牙,或至少也要漱口;每天該刷牙幾次因人而異,但三餐飯後刷牙是絕不能省略的。

很多人都習慣早上睡醒後,先刷牙再吃早餐,高研究員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只要晚上睡覺前認真仔細的刷過牙,睡覺時牙齒就不太會因食物殘渣導致細菌滋生,因此早上起床後只要先漱口即可,吃完早餐再仔細刷牙,才不會讓食物殘渣一直留在口腔內;但重點是,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把牙齒刷乾淨。

不過忙碌的現代人,常常來不及在家吃早餐,往往在上學或上班的路上解決,他建議,那就帶牙刷上班或上學,到學校或上班地點後再好好刷一下,總之牙齒健康是自己的事,不應有任何藉口不刷牙。

============================================================================
刷毛外翻就該換了

由於每天要刷牙很多次,高研究員建議,牙刷的刷毛要選擇中軟度的比較好,刷牙時也不能太用力,以免反而傷害牙齒表面,造成未來牙齦萎縮、牙根裸露等問題;此外,牙刷的刷頭要小,才比較能清潔到後面的牙齒及舌側,即使是成年人,使用兒童牙刷也無妨,只是可能會刷得比較久一點,卻更容易刷乾淨牙齒的各個部位。

他說,牙刷如果有刷毛往外翻、或有些刷毛部位稀疏,就該換牙刷了,因為分岔的刷毛不容易清潔到牙齒與牙齦的交接部位。而即使牙刷看起來都很正常、沒有分岔,但牙刷用久了,仍難免會卡到一些食物殘渣或髒的東西,造成細菌滋生,因此仍需定期更換,至少3個月就應更換一次。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31 13:27:55 IP:122.120.131.***
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 改善牙周病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5期 (99年5月號)


99年元月起,健保局推行「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以提升牙周病照護品質,減少民眾後續口腔疾病醫療費用負擔。

文/吳靜美
諮詢/甯素珠(健保局醫管組支付標準科視察)

老陳早上刷牙時總感覺牙齒痠痠的、還會流血,原以為只是火氣大,再加上工作很忙,一直沒去就醫。半年過去,牙齒越來越不舒服,甚至感覺疼痛,去給牙醫師檢查才發現是牙周病作怪,牙醫師說需進行澈底的治療,醫療費用竟要好幾萬元。

牙周病漸增 影響健康甚鉅

根據衛生署國健局統計,國內40歲以上成年人,90%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炎;而根據健保局近10年統計,牙周病就醫人數占全國牙科就診比率,從88年的17%上升到97年的25%,10年間的就醫人數成長了52%。以97年為例,總就醫人數達到573萬人,其中16歲以上就醫人數約占96%,顯示國人對於牙周病治療的需求上升。

嚴重的牙周病會導致牙齒逐漸動搖甚至脫落,降低咀嚼消化的功能,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牙周病患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時患有嚴重牙周病,血糖可能更難控制;而孕婦若患有嚴重牙周病,新生兒體重過輕或流產的機率,是口腔健康者的7到10倍。

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 改善牙周問題

健保牙周病的治療給付項目原已包括牙周病緊急處置、牙周敷料、牙結石清除、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及基本牙周處置牙菌斑去除等治療項目,其中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等治療,近年來的使用比率有上升的趨勢,顯示嚴重牙周病的比率增加。

為落實牙周病的早期治療,減少民眾後續口腔疾病醫療費用的負擔,健保局從99年1月起,推行「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共編列3.84億元,以達成63,200人次的牙周病照護為目標,期望能以切合牙周病治療學理的治療方式及配套設計,逐步提升牙周病照護品質、增進就醫的公平性,並使天然牙齒可以延長使用年限、提升咀嚼功能。

計畫照護對象與內容

「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是把總齒數中至少有16顆以上牙齒,其中有6顆以上牙齒的牙周發炎囊袋深度超過5mm、必須施行全口齒齦下刮除來治療牙周病的患者,納入照護計畫。全部療程最長為180天,共分3階段進行統合性照護治療。

第一階段是治療前初次的完整牙周病檢查,患者口內的每顆牙齒都必須詳細檢查包括牙齒動搖度、根岔病變、探測出血、牙齦退縮情形、牙周囊袋深度及是否出血等項目,且牙醫師必須提供患者「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照護手冊」及口腔衛生保健指導,手冊中詳細說明了牙周病產生原因、治療方式及正確的潔牙方式等資訊,強化民眾口腔衛生自我保健的知識,而牙醫師必須將手冊保健內容,以實際指導的方式,讓民眾了解。

第二階段主要是進行治療前的X光檢查及全口齒齦下刮除治療或牙根整平治療,並記錄牙菌斑控制之情形,其中有關牙菌斑進階去除指導及控制,醫師會指導患者使用特殊清潔器具及個人化口腔清潔技巧指導等,以強化患者自我照護能力。

第三階段主要是進行治療後牙周病檢查、牙菌斑控制記錄及評估治療情形。就是在全口齒齦下刮除治療後4-6週內,牙醫師會追蹤檢查治療的情形,評估原本牙周囊袋深度超過5mm的牙齒,是否至少有1個部位的深度降低2mm者達7成以上的成效;如能有成效,即可申報相關費用,完成成效評估前,必要時,牙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牙周病況,再給予多次的牙根整平術或牙結石清除,以達到成效的標準。

但計畫提供牙周病治療中或治療後,乃有部分較嚴重的牙齒需進一步治療,醫師仍可提供牙周骨膜翻瓣治療等門診手術治療,以更有效清創、恢復牙周的健康。

服務醫師資格 照護的限制

為了提高牙醫師治療牙周病的品質,參加「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治療服務的牙醫師,必須是牙周病與牙周補綴專科醫師及受過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辦理牙周病治療訓練的牙醫師,民眾若想知道參與「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的醫療院所及醫師相關資訊,可在健保局全球資訊網()民眾服務快捷查詢的牙醫計畫服務院所中查知,未來健保將監測各醫師治療病人的完治比率情形,決定醫師是否可繼續參加計畫。

「牙周病統合性照護計畫」的全程治療費用,都由健保給付,患者不必再支付任何費用。但若因病況特別需要使用牙周抗生素凝膠、牙周炎凝膠等,或因美容目的而施行的牙周美容、牙周組織引導再生手術(含骨粉及再生膜等)及牙周去敏感治療等,由於都不是牙周病治療的必要項目,不在健保給付項目範圍,牙醫師必須向民眾說明,獲得患者同意後,才能施行及收取自費費用。
至於牙周病患如因不符合計畫所訂照護的條件,不能進入照護計畫時,牙醫師仍可依健保原訂牙周病治療項目提供相關之服務,民眾不需擔心不能獲得牙周治療照護。

治療牙周病 一定要有耐心

牙周病指的是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發生細菌感染,包括牙齦、齒槽骨、牙周韌帶等,造成牙齒組織破壞,進而導致牙齒動搖、甚至脫落。

初期牙周病症狀不明顯且時好時壞,一旦發現異常,往往已經頗為嚴重,因此牙周病堪稱為牙齒的隱形殺手。根據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所製作的「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照護手冊」指出,常見的牙周病症狀包括牙齦紅腫化膿、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口臭、牙齦萎縮、牙根敏感、牙齦悶痛、牙齒縫隙越來越大、牙齒搖動、牙齒位移、咀嚼無力感等,但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

牙周病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且平時要依醫師指導方式,注意牙齒的清潔並定時回診,因此需要耐心和毅力,有些患者經過一兩次就診、症狀改善了就忘了回診,除無法真正維護牙齒的健康,並降低治療的成效,枉費了健保施行「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的美意。

健保局呼籲

牙周病治療需要「耐心和毅力」,請民眾全力配合牙醫師的指導和治療,仔細的清潔牙齒和持續接受完整的治療,就可以維護口腔健康並提高生活品質,減少牙齒脫落、自費裝置假牙的苦惱和負擔。

===========================================================================
潔牙方法很重要

正確的潔牙也是治療牙周病最重要的關鍵,因此除了牙醫師以工具深入牙齦底部、澈底清潔牙齒表面與深部的牙菌斑或牙結石等之外,患者自己確實的清潔口腔更重要,而貝氏刷牙法及正確使用牙線是最簡單、易學且最有效及最重要的潔牙方式。貝氏刷牙法可澈底清潔牙齒的頰側、舌側及咬合面,牙線則可澈底清除鄰接面食物殘渣及牙菌斑,兩種潔牙方式一起使用,才可維護牙齒的健康,民眾一定不要忽略了。

一般人在刷牙後幾個小時內,就會有牙菌斑的形成,尤其是吃過東西未潔牙或是潔牙不夠澈底,牙菌斑數量不斷增加,就可能形成慢性持續性的感染傷口,逐漸破壞牙周組織,造成牙周囊袋逐漸加深,形成牙周病。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與台北市衛生局曾進行過的一項篩檢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只在早上刷牙,其次是晚上再刷一次,用餐後馬上刷牙的比率不到2成;且超過一半的人每次刷牙時間不到3分鐘,在刷牙時間太短的情況下,很難真正把牙齒刷乾淨。
===========================================================================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17 14:31:33 IP:163.29.9.***
該如何治療食道癌?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希望之路面對食道癌手冊


由於食道癌通常不太容易早期發現,所以當食道癌被診斷時,疾病多半已發展到相當階段,不易作根除性治療。因此當確定診斷以及做完癌症分期的檢查之後,面臨的即是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在選擇治療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包括:病人的健康狀況、癌症的分期以及病人與家屬的接受與配合度。食道癌的治療,不外乎以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等三種方式


回應者:maryy.liu      2010-05-17 14:30:46 IP:163.29.9.***
血壓忽高忽低 怎麼保養?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85期 (99年5月號)


高血壓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所以有「沈默的隱形殺手」之稱,只要年過40都應注意血壓,才能有效預防與控制。

文/邱玉珍
諮詢/王宗道(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對很多人來說,高血壓是不痛不癢的疾病,因而輕視它,以致造成輕微中風而住院治療。王醫師表示,高血壓沒有什麼症狀,常為一般人忽略,一旦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時,收縮壓往往已飆高到150mmHg以上,嚴重者甚至已有輕微中風現象。

「高血壓的可怕之處,往往在於患者不知情的狀態下,因血壓飆高而發生意外。」王醫師強調,隨著生活型態轉變,高血壓已成為國人最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生署國健局追蹤5年研究發現,國人每年新增10萬名高血壓患者,平均1天新增274人,國內高血壓人口超過400萬人。

如果把「假面高血壓」人數算進去,國內高血壓人數恐突破500萬人,王醫師解釋,國內約有10%的人是屬於「假面高血壓」,也就是白天血壓很正常,但夜間血壓卻突然飆高,即使門診量血壓也看不出異狀,這種「假面高血壓」因不易發現,危險性也相對較高。

高血壓對身體危害大

高血壓易併發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腎衰竭等疾病,根據衛生署國健局去年調查發現,仍有3成民眾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這樣的比例讓醫師十分憂心。

王醫師指出,血壓長期偏高,會破壞血管功能,進而引發心臟病、心臟衰竭、動脈硬化、腦中風、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阻塞等各種併發症。根據法國蒙波利市Lapeyronie醫院一項追蹤研究發現,當血壓上升時,腎臟及心臟所受到傷害的機率也跟著增加。當正常血壓高於130至139/85至89 mmHg時,就有23%的器官會受到傷害。

由於高血壓對身體健康帶來相當大的危害,衛生署也跟隨美國的腳步,修正高血壓的標準,新增「高血壓前期」。將血壓的收縮壓由140mmHg,向下修正至120至139mmHg;舒張壓則由90mmHg,修正為80至89mmHg。凡血壓超過新標準者,就成為高血壓的準候選人,嚴格說來,血壓一旦高於115/75mmHg時,隨著血壓上升而來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就會開始升高。

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多數高血壓患者無法明確地找出血壓升高的原因,但如果家族中有人有高血壓,或有心血管疾病、中風病史的人,就是罹患高血壓的高危險群,也就是說遺傳是高血壓的最主要因素,再加上現代人飲食多不節制、又少運動,其實大多數人都可能面臨高血壓的威脅。

血壓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王醫師解釋,人體血壓早晚本來就不同,白天血壓通常會比晚上高10%左右,到清晨5點到9點,是血壓變化最大,所以冬天常有報章雜誌報導,很多人睡一覺起來,突然出現中風送醫急救,大都是血壓突然飆高所致。

人體的血壓會受到情緒、運動、喝酒、溫差、洗澡等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變化,但很少人會注意清晨時血壓的變化。人的血壓變化狀況是,入睡時血壓下降、清晨時血壓上升,這種情形在冬天格外明顯。血管彈性變差的中老年人,若是夜間血壓降太低,清晨又突然升高,就可能導致動脈粥狀塊的破裂,發生血栓,造成血管狹窄及阻塞,導致中風。

了解自己的血壓值是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尤其早晚血壓變化大的人,更應確實量血壓,而且最好早晚各量一次。國外最新研究發現,血壓早晚變化大的人,10年後罹患持續高血壓的風險達2倍以上,中風機率也比一般高血壓患者高出2到4倍。

預防高血壓 拒高鹽食物

王醫師表示,處於高血壓前期的人雖然不需服藥,但必須即刻調整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民眾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遠離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減少2mmHg,就可以降低10%的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鈉量攝取與高血壓罹患率成正比。也就是說,飲食中攝取了過多鹽分,將會提高高血壓的發生率。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取量約6公克,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5公克以下。台灣成年人平均每日食鹽攝取約12公克。每日減少6公克食鹽攝取,血壓可降10 mmHg,等於服用1顆降血壓藥物的效果。因此血壓過高的民眾要注意少吃以下含有高鈉成分的食物︰

1. 醃製、燻製、滷製食品:醃製的蔬菜,如榨菜、酸菜、泡菜、梅干菜、蘿蔔乾等,
或火腿、香腸、燻雞、鹹魚、鹹蛋、滷味等都應避免。

2. 罐頭食品:醬瓜、筍乾、肉醬、鮪魚、豆腐乳、罐頭水果等。

3. 加工食品及速食品:各式魚丸、肉丸、速食麵、乳酪、炸雞、薯條等。

4. 零食類:洋芋片、爆米花、米果、蜜餞、蘇打餅乾等。

5. 油脂類及調味料:奶油、瑪琪琳、沙拉醬、豆瓣醬、雞湯塊、海苔醬、味噌、蕃茄
醬等。

===========================================================================
降血壓5招

預防高血壓的最好方式,除了飲食要採取低鈉飲食之外,還需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與定期測量血壓。

1. 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體重之外,體脂肪的多寡及分布位置,也和血壓的高低有關。若身體脂肪大量集中在腹部、體重又過重,血壓就容易升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發現,減重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體重過重的高血壓患者,若能減輕體重,回歸正常的身體質量指數值,血壓控制會更理想。

2. DASH飲食法
飲食習慣對血壓的影響相當大,一般來說,蛋白質、鹽分、酒精攝取愈多,血壓就愈高。研究發現,飲食習慣改變,確實可以調降血壓。衛生署國健局建議,高血壓患者宜採取「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DASH),即多吃蔬菜、水果及低脂食物,增加乳品與堅果類的飲食,避免食用高脂、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食物。

3. 適度運動
規律的運動也很重要,建議1周運動3次,每次半小時;但不宜太過激烈,緩和的運動即可收到效果,像快走就很適合。如果是肥胖或關節炎患者,礙於關節疼痛,可選游泳等運動。衛生署表示,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可降血壓10mmHg,相當於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效果。

4. 控制飲酒
酒喝多的人,血壓比較容易升高,也會減少抗血壓藥物的療效,並增加中風的危險,所以有高血壓的人最好不要喝酒。

5. 多喝水
多喝水也可以降血壓,因為如果血液的水分太少,身體會輕微脫水,使血液變濃稠,血壓也可能升高。
===========================================================================


居家情報

材質變化×療癒系豪宅,回家就有... 超實用小宅 吹起流行風 讓人眼睛一亮的「清爽居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