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 fumay
2009-12-15 14:34:02 IP:59.126.95.***
有一年,我回花蓮靜思精舍向上人請示會務,由於馬來西亞要舉辦志工生活營,需要台灣本會支援講師,因此言談間我向上人提及此事。
上人慈示:「台灣慈濟委員人人十分忙碌,為長久計,海外慈濟據點除了取之當地、用之當地之外,尚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語畢,我見上人的口氣似有些許意見,為不讓上人為難,我馬上接上一句說道:「上人,我是想既然回來了,就隨緣爭取……。」
話未說完,上人立即當面給于訓示:「不對,你如果隨緣爭取,我就隨緣給你(講師)」並說:「你應該要全力爭取!才對」,這句話當頭棒喝,至今猶言在耳,時時警惕自己『說話要用心』。
人生中,很多事因為沒有『三思而後行』,決策草率加上智慧不足,以致一步錯而千步差,造成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很多話因為沒有『用心講』,造成失言甚或妄語,以致說者無心而聽者有意,輕輕一句話重重壓在別人的心頭上,造成誤會難解。
或口無遮攔、說長論短,不但“口吐毒蛇”,甚至“口噴鐵釘”,到處傷人,讓人受創而永生難忘,可能也自此而結下惡緣。
雖然聽者需自我免疫,別人無心之話不要認真地放在心理,即使是面對是非批評或稱譏毀譽,也需啟動自己的“心田過濾器”,將不利於心靈成長之雜質過濾掉,使之去蕪存菁,讓心上無痕。但說者是始作俑者,尤須自我約束,守好口業。
靜思語有言:「不懂得機智的問答,也不懂得適時的保持沉默,是很大的不幸」,意即警惕我們 -- 說話要因時、因地、因人而懂得拿捏分寸,話到嘴邊留三分,飯可以吃飽,但話不能說得太滿,甚至不該說話時更應“沉默是金”。這不只是用心,也是生活的智慧。
一句話可以讓人笑,可以讓人跳,更可以讓人氣死掉。因此,用心對別人說一句好話,就如同在祝福人家,自己也因此而發了好願,這是用智慧來說好話,不但鼓勵別人,也激勵自己。
一句話沒有用心講好,或心直口快,則明明是好話一句,但因脾氣不好而造成口氣不好,以致好好一句話卻重重地把它講壞掉。此猶如靜思語所言:「心好,但脾氣嘴巴不好,也不能算好人」。
凡夫因為愚癡而智慧難啟,不但沒有“分別智”,也欠缺“平等慧”,以致盲從附和,人云亦云,道聽塗說加上危言聳聽,造成禍從口出。孔子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其道理即在此。
佛法告訴我們:「開口動舌無不是業」,口業難修,就因為難,所以我們要修,我們才時時要警惕自己說話要“雅言正語”。人言雖可畏,但若能善用之,則人言可貴。其妙法為:「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
證嚴上人常教誨弟子:「凡事要多用心!」其意不只是指做事要多用心,而是連說話都要多用心,此乃為何要 先靜 後思 再語 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