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討論版
產業瞭望-難兄難弟 TFT LCD跟DRAM面臨相同結構性難題
發起人 Vincent      2008-12-10 16:20:42 IP:124.219.18.***
產業瞭望-難兄難弟 TFT LCD跟DRAM面臨相同結構性難題
2008/12/10 - 觀點 - 陳彌彰/DIGITIMES

DRAM及TFT LCD註定會供給過剩的宿命,其實可與恐龍的滅亡與其日益增大的身軀有關的論點相連結。在大滅絕理論中,有一說法為恐龍因為巨大隕石撞擊地球造成類似核子冬天的環境劇變。巨大隕石撞擊會造成大量的灰塵上升進入大氣層,遮蔽陽光,其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因為妨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導致植物的大量消失,體型龐大的恐龍由於無法承受這樣的環境變化而滅絕。

不離生物演化的定律,規模越龐大但產品應用範圍越小的產業,越容易受到景氣變化的衝擊。所以TFT LCD的供給過剩其實是有跡可循的,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人把TFT LCD跟DRAM的現況拿來相比較。兩項產業目前同樣都面臨供給過剩的衝擊,台灣TFT LCD與DRAM廠商目前都開始採取大幅減產、要求員工無薪休假等方式以求度過這波難關。

TFT LCD DRAM發展背景類似

但如果仔細分析,TFT LCD與DRAM產業都曾面臨過類似發展背景,比較有所不同的是DRAM的應用範圍較TFT LCD為窄。但兩者供給過剩的原因均與生產線世代交替及錯估市場發展規模有密切關係。

先從DRAM說起,其實DRAM生產過剩,早自8吋廠進化到12吋廠時便可看出端倪,單從晶圓面積的增加比例來計算,12吋晶圓是8吋晶圓的2.25倍大,因此晶片產出數量也大約以相同比例成長。之後再加上微細製程的技術發展,製程從0.13微米微縮至0.11微米,之後再進化至90奈米甚至70~60奈米製程,到現在DRAM先進大廠甚至已將製程推進到50奈米等級。

更微細的製程代表可以將晶片做的更小,同樣的晶圓面積可以產出更多的DRAM。晶圓面積的增加再乘上製程微細化晶片縮小增加的產出比例,DRAM的產量與以往8吋晶圓廠的時代相比可說是多出數倍。

由於Windows XP上市之後,因為對於硬體環境的要求較以往的作業系統需求為高,需要較多的記憶體容量方能運行順暢,約在2002~2004年間,DRAM主流規格尚在DDR時代時,帶來相當強勁的DRAM需求,也為DRAM廠商賺進相當程度的利潤。

Windows XP帶來DRAM需求 但Vista卻熄火


之後DRAM廠商看好Vista上市,由於硬體運作環境要求又較Windows XP為高,廠商預期Vista上市,將可帶來Windows XP上市時同樣的DRAM容量升級需求,因此紛加碼投資建立新一代的12吋廠。有多間12吋廠陸續加入DRAM量產行列等著爭取Vista商機。不料Vista並未如預期一般受消費者青睞,消費者大多仍繼續使用原有的Windows XP,甚至有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新上市的筆記型電腦(NB)或是PC產品時,仍指定要安裝Windows XP而非Vista。

因此DRAM廠商原本預期的市場需求並未出現,再加上大批開出的DRAM產能開始搶佔並未擴大的市場胃納,因此DRAM供過於求的問題逐漸浮現,二線DRAM廠商不斷壓低價格以求出清日益增多的存貨,但在市場需求規模未擴大前,DRAM價格繼續壓低,對於刺激需求的效果其實相當有限。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DRAM長期銷售不振又遭遇金融海嘯景氣下滑,使得PC及NB的出貨受到抑制,特別是NB的銷售重心有逐漸移轉至規格較低階,DRAM搭載量較少的低階機種或Netbook的趨勢,更使得DRAM供過於求的情形雪上加霜。

綜觀DRAM會走到今日這般田地,可以整理出2項主要原因,一為12吋廠加上製程微細化使DRAM產出量以數倍的規模增加,二為DRAM廠商誤判市場需求動向

TFT LCD成也大尺寸化 敗也大尺寸化

TFT LCD產業亦然,大尺寸TFT LCD的應用從一開始的NB、第2波的監視器、到第3波的LCD TV,由於應用產品的變化,LCD面板尺寸也逐漸擴大。基本上NB時代的生產主力是3代~4代線,監視器時代的生產主力擴大到4代~5代線,發展到LCD TV時代後,玻璃基板尺寸進一步發展到6代線以上的生產線。

由於TFT LCD一路發展走來,都有相對應的產品應用不斷出現,創造更大尺寸的LCD面板需求,因此驅使TFT LCD廠商不斷發展更大尺寸的新世代生產線。同時也隨之促使TFT LCD產業的規模持續成長擴大。此一歷程由LCD監視器取代CRT監視器,到LCD TV取代CRT TV,使得TFT LCD廠商開始相信,只要做得出來,不論多大尺寸的LCD都會有其市場。

此種思考在LCD TV相關的發展上是更為明顯,由於LCD TV快速取代CRT TV成為市場主流,在傳統CRT TV的汰換需求下,28~29吋傳統4:3的CRT TV畫面面積剛好與32吋16:9 LCD TV 相同。六代線玻璃基板在經濟切割的情況下,可以取得8片32吋 LCD TV面板,加上由於尺寸與傳統CRT TV相差不大,因此成為換機潮中銷售的主流尺寸。

原本5代線及5.5代線的玻璃基板僅適合經濟切割26吋或27吋面板,以TV用途而言實在太小。因此在6代線陸續開始量產後,32吋面板的大量穩定供應加上市場的強勁需求,使得LCD TV的市場規模開始快速成長。由於LCD TV市場成長速度超過原本預期,使得TFT LCD廠商對於LCD TV發展前景抱持極度的樂觀,並開始積極布局7代、8代及8.5代的生產線,將TV產品下一世代尺寸瞄準40吋以上,甚至50吋以上的大畫面以求更高的獲利。夏普(Sharp)更在8代線開始量產後,宣布繼續開始建設10代線,將TV面板經濟切割尺寸推升到60吋及70吋的更高鋒。

40吋以上的LCD TV 受客廳大小限制

但與廠商原本的樂觀預估不同的是,40吋以上的LCD TV市場並未如預想般成長,反而市場繼續集中在32吋機種。其實這裡潛藏的陷阱是除美國市場之外,其他地區不見得能快速接受40吋以上的TV。美國家庭由於住居環境一般比較寬廣,可輕鬆容納40吋甚至50吋級的TV,消費者也不易發生因小空間放大TV而造成的壓迫感。

但其他地區特別是亞洲市場,由於住居環境一般比較狹窄,且視聽距離較短,如要購買40吋以上的TV,消費者可能就有太佔空間或有壓迫感的疑慮。加上原有的裝潢如電視櫃等,多是為原有CRT TV量身打造,改放32吋LCD TV可能就是極限,以上原因導致亞洲市場的換機需求,還多集中在32吋機種。

而與DRAM相同,新世代生產線的出現將可為產量帶來相當大的增加幅度,以8代線為例,可經濟切割46吋及52吋面板,但亦可切割32吋面板。以夏普的8代線為例,一片玻璃基板可切割出18片32吋,是6代線切割數的2.25倍,巧合的是,這與12吋晶圓面積為8吋晶圓2.25倍的倍率相同。

供給過剩早見端倪 但真相總是讓人難以接受

其實早在2007年下半,當筆者發現夏普(Sharp)的8代線開始切割32吋面板時,便開始擔憂40吋以上市場成長未如預期的影響,並預警隨著各廠商8代線的陸續加入量產後,因40吋以上面板接不到訂單,有相當大產能可能轉為生產32吋,造成TFT LCD整體供給過剩。

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發生金融海嘯後,TV市場快速萎縮,造成40吋以上產品銷售不振,使得各廠8代線產能轉為生產32吋的比例大增,同時導致原本用來生產32吋的6代線開始轉為生產監視器用面板,這又迫使5代線從生產監視器面板轉為生產NB及中小尺寸面板,這些影響都有一共同特徵,就是單一玻璃基板切割片數會大幅增加,但市場的成長速度遠不如此一增加幅度,因此造成連鎖反應,導致TFT LCD產業全體的供給過剩。

但當時由於北京奧運舉辦效果,LCD TV銷售持續維持一高檔,使得TFT LCD廠商失去警覺心,看好LCD TV需求將持續成長而繼續投資擴充新產能。不料景氣反轉來得快又猛,奧運後LCD TV買氣瞬間降溫,也造成台灣TFT LCD廠商面臨空前的危機。

目前TFT LCD供給過剩的原因,一可由LCD生產線開始進步到6代線以後,玻璃基板面積大幅增加開始觀察。二是40吋以上TV市場的需求不如預期。但TFT LCD跟DRAM生產線的投資額都相當高昂,1座12吋晶圓廠或6代線以後的TFT LCD廠投資額都動輒數10億美元,就如同體格龐大的恐龍,在平常可發揮極大的威力,但面對衝擊時,卻也因投資額過於龐大,而不堪一擊。TFT LCD比較好的是產品應用面較DRAM為廣,但目前發展集中在TV市場,難以繼續發展第4波需求亦為瓶頸。

台灣現在TFT LCD跟DRAM產業都面臨能否度過景氣寒冬的問題,而政府也開始計劃如何進行紓困,但更重要的應該是趁此一時機重新思考這兩大產業的結構性問題,並擬定一整體性的產業策略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而並非僅僅借錢撥款紓困。否則過得了現在,雖然春天還是會來臨,但並不保證未來歷史不會重演。

居家情報

材質變化×療癒系豪宅,回家就有... 超實用小宅 吹起流行風 讓人眼睛一亮的「清爽居家」設計

本週熱門社區